地下隧洞围岩的长期强度及稳定性分析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CL1986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山地和高原面积广阔,隧洞工程一直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正在积极建设各种隧洞工程,以缓解交通压力和满足能源、环保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隧洞工程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地下隧洞围岩稳定性问题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围岩的长期强度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采用数值分析软件FLAC3D,分别从时间、微裂纹损伤角度计算分析不同时间点、不同长期强度下隧洞围岩关键点的位移、应力以及塑性区分布的变化,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摩尔-库伦准则推导出岩体抗压、抗拉强度与强度参数内摩擦角、粘聚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岩石蠕变强度-时间的函数关系,求出不同时间的岩石强度参数序列,依次改变数值模型中不同时间点的强度参数进行计算,分别得到不同时间关键点的位移、应力和隧洞围岩塑性区分布,并对隧洞围岩的稳定性作出判断;(2)通过分析岩石微裂纹发展过程中裂纹体积变化规律,结合岩石单轴压缩试验得到微裂纹发展不同阶段裂纹体积数据,建立裂纹体积占岩石总体积之比λ与岩石强度损伤变量D函数关系,并根据微裂纹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所定义的长期强度,分别计算不同长期强度下隧洞关键点的位移、应力和隧洞围岩的塑性区分布,并对隧洞围岩的稳定性作出判断;(3)结合MSDPu强度准则与次临界裂纹生长理论推导出来的隧洞围岩破坏时间预测方法,计算出隧洞开挖完成后,隧洞围岩分别取微裂纹启动强度σci、微裂纹损伤强度σcd作为长期强度时,隧洞顶点出现破坏的时间,并得出围岩长期强度越大,破坏出现的时间越晚的结论;隧洞围岩长期强度一定时,原始地应力越小,围岩破坏时间越晚。
其他文献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水资源管理的实践,对区域水资源预警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对区域水资源预警作了明确的定义,区域水资源
建筑物受到自身及其地基荷重和其他外力作用下,会产生的不同程度上沉降、倾斜、挠度、裂缝、位移等变形。所以要求建筑进行周期性的变形监测,变形监测的意义是提供建筑物在施
本文以甘蓝型油菜品系F405、F455、R51、R53、R53、R75、R76、R77和渝黄1号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高低含油量甘蓝型油菜种子中油脂分布进行观察研究;并研究了高、低含油量甘蓝型油菜在种子发育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高、低含油量油菜品系种子含油量差异形成的机理;用不同化学调控试剂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处理油菜荚果,研究化学调控试剂对油菜种子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