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兔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观察小白菊内酯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清IL-1β水平的影响,对比盐酸氨基葡萄糖对兔膝OA的防治作用,探讨小白菊内酯对OA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理。
方法:健康纯种新西兰兔48只,随机8只为正常组(空白对照组),其余的40只采用右后肢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建立OA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5组:模型空白对照组、盐酸氨基葡萄糖阳性对照组、小白菊内酯高剂量组、小白菊内酯中剂量组、小白菊内酯低剂量组,每组8只。造模6周后每天以灌胃方式定时一次性给药,阳性对照组盐酸氨基葡萄糖用量为90mg·kg-1·d-1(为60Kg成人临床用药换算得出),每日灌服1次;小白菊内酯高剂量组(20umol/L,每次2ml灌胃,用药剂量为临床常用量的2倍量)、中剂量组(含10umol/L,每次2ml灌胃,用药剂量为临床常用量)、低剂量组(5umol/L,每次2ml灌胃,用药剂量为临床常用量的0.5倍量)。正常组和模型组常规饲养,连续用药6周。观察指标:①各组右膝关节活动度。②切取右膝关节股骨内侧髁软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石蜡包埋、切片,作HE染色,光镜观察软骨细胞形态,按Mankins评分标准对软骨大体形态和光镜观察结果进行评分。③ELISA法进行血清IL-1β测定。
结果:①造模肢(右侧):各组造模后膝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关节肿胀、畸形,活动度比造模前降低(P<0.01)。②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无论是形态学评分还是Mankins都明显降低;血清IL-1β含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③小白菊内酯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软骨组织形态学评分还是Mankins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1β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小白菊内酯各剂量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比较,软骨组织形态学评分还Mankins均降低;血清IL-1β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小白菊内酯高剂量组与低、中剂量组比较,血清IL-1β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①伸直石膏固定兔膝骨关节炎6周,关节软骨出现典型膝骨关节炎病理改变。②小白菊内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减少膝骨关节炎兔血清IL-1β水平。③小白菊内酯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保护患病兔膝骨关节,减少IL-1β释放。④小白菊内酯可以改善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形态学的病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