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径流雨水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典型重金属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bing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径流污染已经逐渐成为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自然下垫面逐渐被不透水材料所取代,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路面径流含有大量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其中溶解性有机质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是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组成部分。DOM中因为含有大量不饱和结构、官能团,其中包括羟基、羧基、羰基、胺基等,这些结构容易与径流中重金属结合发生络合反应,改变重金属的赋存形态,从而对其迁移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地表径流为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地表径流在冬、夏季不同功能区不同下垫面中溶解性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典型重金属的作用机制,(1)发现在冬季径流中,DOC、TP、浊度普遍大于夏季,氨氮则相反,地表径流pH值在冬、夏季分别为中性、微碱性。(2)通过运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技术、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地表径流中DOM进行定性表征。结果表明各功能区中,冬、夏季遵循绿地面积与径流雨水中腐殖酸含量成正比的规律;冬季地表径流DOM以陆源为主,夏季以陆源、微生物源混合为主;冬、夏季地表径流样品均含有4个组分,其中1种类蛋白,3种腐殖酸。最后本文通过荧光淬灭滴定实验,研究夏季径流雨水中DOM的不同组分与重金属Cu2+、Pb2+、Zn2+之间的结合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PARAFAC将获得的样品都分解成2类6个不同的组分,1种腐殖酸,1种类蛋白;类蛋白物质的荧光强度与Cu2+、Pb2+的淬灭率要强于腐殖酸,而Zn2+只与类蛋白淬灭;(2)通过使用二维相关同步光谱发现DOM对重金属Cu2+、Pb2+、Zn2+的敏感性呈现递减趋势,二维相关异步光谱发现Cu2+、Pb2+、Zn2+会先与位于270-300nm附近类蛋白光谱带反应。
其他文献
土霉素OTC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抗生素之一,大量应用于医疗、水产、畜禽养殖业。其废水排放量巨大,排放进入水体中,对地下水及饮用水水源地的水体造成污染,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TMS-4角膜地形图中反映角膜规则性的参数改变及其与视功能的关系。 方法:选择2003-06/2004-06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眼科和 内分泌科就
我们对国防技术创新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在过去往往只针对于军队系列的某科研院所或军工企业的狭小范围,所做的研究工作大都局限在微观领域。本文是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
静脉输液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穿刺是静脉输液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美国实行了注册静脉输液资格证书护士(CINI)的资格考试和再次论证,而我国也在建立输液护理专科护士的资格认定,保
文章结合四川成乐高速公路扩容建设青龙场至眉山试验段青龙梁场工程实际,对青龙梁场采用的可视化动态监控技术进行总结。通过对预制梁场可视化动态监控关键技术的深入细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