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师范类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的严峻考验。再加上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聘用制度的改革、师资来源多元化的冲击和学生主观因素的影响,给专科师范生的就业和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若要有效应对这些问题,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专科师范生就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外在环境的要求,学会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深入了解专科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笔者在Y师范学校实习期间,选取该校三个专业、五个年级的625名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调查。通过调查,有以下发现:1.专科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水平较差,其中,职业生涯规划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认知维度得分最低。2.专科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水平在年级上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担任过学生干部、接受过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学生,其职业生涯规划水平明显优于其他学生;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和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水平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性别、家庭所在地、实习或兼职经历、专业类别4个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规划认知、规划抉择、规划行动、规划评估与反馈四个构成维度与专科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总体状况呈现显著正相关,其中,规划行动与规划总体状况的相关度最大。4.个人心理、学校、家庭三个因素对专科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总体状况均有影响,其中,学校因素的影响力最大。5.专科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规划认知片面,缺乏主动性;职业发展目标、方向模糊;缺乏行动方案的指导,资源利用不充分。针对以上结论,从学生、学校和家庭三个角度提出如下建议:1.学生方面: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充分发挥主体性;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积极进行规划探索;做好职业生涯抉择,确立职业目标和方向;善用各种资源,展开职业规划实践行动。2.学校方面:明确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定位与目标;加强师范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业化建设;融合多种形式,开展有系统、有特色、有差异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搭建信息化的平台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3.家庭方面:改变传统的教养方式,关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完善自我,协助孩子完成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