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女童教育问题是制约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农村地区女童教育问题,源于经济、学校教育因素,更有文化的原因。本研究从教育研究的视角,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时代特点,旨在努力探寻这样一个主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民族地区女童辍学是否有了新的动向?如果有,那究竟是什么新的动向?这个动向是否引发了新的女童教育问题?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羌族文史、教育和女童辍学作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讨论了研究民族女童辍学问题的一些不足。第二,笔者多次深入民族地区做调查和访谈,获得有意义的教育问题现实资料。第三,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重新追踪和思考导致羌族女童辍学的原因。本研究的观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达:引论部分,侧重于着手研究前的前提性阐述。在这一部分,交待了研究缘起,界定了研究对象,对研究羌族女童辍学所需的羌族文化、羌族教育、女童辍学问题的研究状况作了述评,并阐明了本研究所使用叙事研究的方法特点与价值、进入研究现场的过程,以及对研究者、研究伦理等方面的思考。第二部分,侧重于故事的描述。笔者通过对赤不苏地区和L中学的调查和访谈,从社会、家庭、学校三个维度,用历史的、比较的研究视野描述和展示羌族辍学女童生活社会环境的变迁。在辍学的社会背景中,展示了赤不苏这个“开放”又“封闭”的社会环境下“打工”对女童教育产生的影响;从读书当“官”到“读了书却找不到工作”的变迁引发社会对教育的失望;社会对女童教育关注下仍艰难前行的教育。在辍学的家庭背景中,从家庭经济贫困导致辍学、变化的家庭教育观和女童受教育意识日益增强三个方面描述了女童辍学的现实家庭背景。在辍学的学校背景中,主要从现行升学制度、学校教育目的的定位、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呈现了学校中的女童所面临的辍学问题。第三部分,侧重于对导致羌族女童辍学原因的重新思考。为避免趋同化的研究现实,笔者努力用历史的、比较的研究视野找寻羌族女童辍学原因。从家庭经济不平衡与羌族女童辍学的相关性、文化变迁与家庭教育价值观的变化、羌族女童自我价值感与女童辍学、生活空间与课程四个方面阐释了笔者对羌族女童辍学的思考。然而,对羌族女童辍学原因的解读几乎有无限种可能,我所归纳的仅仅是笔者的一点薄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