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教师职业道德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使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得以贯彻,并转化为教师道德行为的保证。因此,科学而有效地实施师德测评是促进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深刻理解师德乃至教育本质的重要手段。本论文主要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调查什么”、“怎么调查”、“调查结果如何解释”为思路进行展开。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主要问题、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第二章,中层概念测评方法的介绍及其启示。主要是从中层概念测评方法的发展脉络、理论基础、具体操作步骤等三个方面论述测评方法,并简要提出了这一测评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测评的三点启示;第三章,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的研制。本章沿着“教师——教师职能——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思路,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出发,运用中层概念测评法,从“关系维度”角度上架构苏州市义务教师阶段教师职业道德测评框架,并研制测评题;第四章,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道德的调查与总结。主要从预测和实测两方面的数据上具体分析问卷的题目质量、各分问卷上道德指标的分布情况、各情景故事上道德指标的分布情况以及在五个维度上教师道德指标的差异性研究,并进行总结;第五章,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调查结果的分析和启示。本研究有三点有趣的发现:教师对行为的判定要优于对理由的判定;教师对好的行为/理由的判定要优于对坏的行为/理由的判定,教师对坏的理由的判断差异尤其明显;新教师对行为/理由判定的准确性要高于教龄越长的老教师。最后,在调查结果基础上,分析造成这些结果可能的原因,并对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提出建议:转变德育思维,实现三维师德评价目标;教师要坚持终身学习,学校帮助应对显示冲击;重视教师经验,试行师德工作坊研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