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汉译本中反语与亲密反语对比分析——语言偏离的语言学研究

来源 :上海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偏离”是指,在语言交际的过程中,发话人为取得某种交际目的,有意识地背离公认的语法规则或语用准则的语言运用现象。很多语言学家从句法、文体、文本及修辞等角度,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为其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鲜少有人从语用学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展开分析,研究语言偏离的语用意义及其对比翻译。从语用的角度对语言偏离展开探讨时,发现irorly和banter,一个反话正说,一个正话反说,属于典型的语义偏离。由于这两个语言现象本质相近而语用意义相反,对其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因此本文拟以irony和banter作为语言偏离的典型个案,从语用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们各自的语用准则,用来指导对irony和banter的理解、认识以及翻译。为了将总结出的语用准则应用于实践并验证其解释能力,本文对英汉两种语言在对irony和banter的理解和翻译上作了试探性对比研究。为保证语料相对翔实可靠,本文选择《傲慢与偏见》的原文及由权威出版社发行的三个中译本作为语料数据。通过对比研究,一方面将语用原则应用于对具体语境的解析,实现了语用研究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检测这两个语用原则的解释能力及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所需要培养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它又是我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英语的最重要的能力,因为对大多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使用英语最经常最方便的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具震撼力的现代小说家之一,虽颇具争议,但其著作迄今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劳伦斯生活在20世纪初,虽然当时还没有产生生态美学理论,但是他的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