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zadi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世界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银行体系出现的流动性危机是造成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是突飞猛进,而且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尤其是大型的国有商业银行或者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对我国银行业及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支撑和影响作用。于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更加的重视起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如何衡量并且管理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成为对商业银行研究的重点  文章在一开始对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的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的定义做了详细的阐述;接下来,介绍了目前我们常用的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衡量的流动性指标,其中包括静态指标衡量法和动态指标衡量法。之后,本文利用7家国内商业银行的近五年的数据,釆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式,对其流动性风险指标进行了分析。此后,文章对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简要说明了世界上发达国家对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主要方式。  最后,文章依据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的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状况,对如何加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其他文献
“老龄化社会”、“养老资金缺口”近来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全国老龄办于2013年2月23日首次发布了《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中国自1999年步
国务院办公厅2013年7月份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2013年8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国
后发国家(地区)引进 FDI先进技术的初衷是借助 FDI技术溢出效应实现本区域的技术进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但 FDI技术溢出效应并不是自发产生的,其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大,在全球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然而,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受移出国环境规制政
伴随着不断加深的对外开放水平,进入中国的外资规模越来越大。它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相当的活力,外资每年在中国投资新建的企业越来越多,在带给中国带来新的管理方法、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