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卫星成本预测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这其中,除了管理体制、基础数据等因素之外,在卫星成本预测研究支撑环境方面也与国外存在差距。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引入预测支持系统后不但极大方便了管理人员的使用,而且成本预测模型在使用中可得到不断地改进,同时,成本数据也可得到整理和保存。所以,建立我国自己的卫星成本预测支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是在对卫星成本预测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状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卫星成本预测及其支持系统开展的深入研究。 首先,对适用于卫星的各种预测方法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在结合我国卫星成本管理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提之下,提出了以参数法为主的预测方案。 其次,分析了卫星成本预测的建模基础。包括卫星成本的概念、特点、国内外差异及我国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系统层次及卫星研制程序两个角度对卫星成本预测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了现有的卫星成本预测模型,从中发现其优势和不足所在;介绍了卫星成本预测模型的几种定量评价标准。这些研究侧重基础性的分析,为后面更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然后,研究了参数模型的精度影响因素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参数模型的建模参数选择;选择不同参数的预测模型组合研究;卫星技术进步及技术难度影响因素的修正;卫星的技术修正因素的量化研究;卫星样本数据的选择;不同年限样本数据的统一折现;矛盾样本点数据的神经网络模拟;学习曲线及其它尚未加入卫星成本预测模型的影响因素研究。这些研究既是对参数模型影响因素的阶段性总结,又是卫星工程管理人员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和借鉴。 再次,分析了卫星成本预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系统要求、技术路线和成本预测本身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对于主要由技术问题引起的不确定性,提出将蒙特卡洛方法应用于卫星成本不确定性因素的处理中。首先,分析了蒙特卡洛法的理论基础;其次,提出了以分系统成本分布为输入参数通过计算机模拟确定卫星总成本的蒙特卡洛模型;然后,对卫星成本预测的蒙特卡洛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包括卫星改进的模型抽样方法和模拟结果的二次拟合检验两个方面。最后,将收集到的卫星成本及参数的历史数据代入该模型进行检验,其结果精度提高了。可见,使用优化的蒙特卡洛模型进行卫星成本预测具有较好的精确度。 最后,为了满足日益迫切的卫星工程管理人员的需要,提出建立卫星工程管理系统的构想,并对系统的功能结构、系统的逻辑结构和各子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前几章的分析和论述,给出了卫星成本预测支持系统的设计:包括总体功能结构和总体逻辑结构;系统所用到的数据库子系统的结构;卫星成本预测支持系统的动态体系结构。另外,以卫星结构分系统的参数成本预测模型的执行为例,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系统的运行过程,通过生动的界面和清晰的解释加深了卫星工程管理人员对前面所论述知识的理解。为了今后进一步提高卫星管理水平,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完善卫星工程管理的可行性建议。 论文正是通过以上的研究,试图建立适合我国卫星成本特点的卫星成本预测支持系统,以使其能适应复杂的、动态变化的卫星成本预测环境,有效地辅助卫星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同时又能支持卫星预测和分析模型的不断改进,满足新方法、新功能不断增加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