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加之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尽完善,使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也把社保体系转型成本转嫁到社会中坚层面,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未富先老”的国情下,如何切实解决好老龄人的养老问题、确保他们的生活质量就成了摆在全社会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反向抵押贷款将是解决这一状况的有效方法。
然而,我国的反向抵押贷款由于受各方面问题的制约一直没能从根本上发展起来,其制约因素有多种--包括观念问题、法律问题、技术问题等等,其中物权问题是各制约因素中最首要的。物权问题涉及到房屋的定价、二次流通甚至人们的观念。同时物权问题也是大众最关心的、最基础的问题--我国住宅土地使用权期限为70年,到期后如何续期;房产、地产的归属都不明晰,反向抵押的受益人又该是谁;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房屋产权状况复杂,各类产权房管理混乱,诸如此类。本文正是针对以上所提的物权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物权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土地有使用年限的限制,到期将不得不面临续期或者收回的问题;二是我国房产和地产权属模糊的问题。
因此,要解决物权问题一是要进一步探讨到期后的续期以及收回方案并通过法律、法规建设来进一步明确有关于土地到期如何续期的问题;二是要分析我国住房产权的分布状况,对我国住房产权分布状况进行全面的把握。本文通过划分我国各类产权房的布局,分别分析小产权房、有限产权房、农村私有住房的含义、现状以及存在物权问题,最终明晰这些问题对开展反向抵押贷款造成的障碍。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政策可有效弥补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不足。但是由于我国施行的是城镇土地国家所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土地制度,同时政府为缓解住房供求矛盾还推行了经济适用房、小产权房等政策,给这种养老保险方式的施行带来了阻碍。类比分析之后引出为什么我们不能照搬欧美国家的开展模式,而要借鉴香港的土地管理制度以达到解决我国物权问题的目的。
本文最后在现状分析以及类比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上文分析的各类产权房的物权问题分别提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希望为解决反向抵押贷款的物权问题提出新的思路和操作方法,也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养老问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