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量螺旋角对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qinshu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是在1/4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方案,不仅减少了零件数目,而且更适合于正三角形排列布管。本课题采用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当量螺旋角对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传热及压降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开发了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软件。   性能试验采用的五种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方案,分别为10°(倾斜角)扇形折流板、15°扇形折流板、20°扇形折流板、15°椭圆折流板以及20°扇形轴向搭接,并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作对比。上述方案因折流板的倾斜角、剪裁形式和搭接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当量螺旋角。分别从总传热系数、壳侧换热系数、壳程阻力及强化传热综合评价指标等考察了当量螺旋角对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壳侧传热及压降性能的影响。验证了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具有较好的强化传热效果,20°扇形折流板方案的强化传热综合指标约比弓形折流板高30%。结果显示,在倾斜角10°~20°范围内,较大的当量螺旋角有利于提高壳侧换热系数,降低壳程压降,获得较好的强化传热综合指标。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换热系数与壳程压降的关联式。   建立了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数学模型,利用CF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了20°扇形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流场、温度场及压力场分布,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性较好,能较好的反映换热器壳侧换热系数和壳侧压降的趋势。本研究还将倾斜角为20°、30°、40°的三种角度的折流板方案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倾斜角为30°的扇形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传热和流动性能最佳。   本文还应用Visual C#和SQL Server软件研究开发了适用于弓形折流板换热器和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计算软件,包括单相对流换热器和冷凝器的设计与校核计算。本软件可根据用户设计需求,自定义设置设计控制、介质种类、结构参数、工艺条件,输出换热器性能和结构参数。通过应用举例,该软件计算准确性较高,可满足工程设计需求。
其他文献
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裂缝是不可避免的。现浇楼板的裂缝对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现如今楼板的主要形式是现浇板,所以对现浇楼板裂缝的研究有很大意义。通
确保结构的安全性是进行结构设计的首要目标,因偶然荷载的不确定性,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其一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但从近年来大量结构倒塌破坏的工程实例来看,建筑结构在其
地震导致了房屋的倒塌,房屋的倒塌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自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后,房屋的抗震性能的研究受到进一步的重视。灾后调查发现,8万多
随着大规模的山区工程建设,必然会对自然山坡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与破坏,即引起边坡的应力重分布,因此边坡的稳定性在开挖过程中处于动态变化,开挖支护时序及施工期内的降雨量等
面对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住宅产品成为低碳经济重点关注对象。国内外关于住宅产品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层面,对住宅产品碳排放计量及碳减排措施研究较少。本文的目的是
钢结构因其优良的抗震性能,在建筑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然而在1994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日本Kobe地震中,很多钢框架结构由于其梁柱节点间的焊缝出现脆性断裂而破坏,促使
本文在较全面地综述国内外住宅燃气爆炸事故及其防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住宅燃气爆炸荷载力学模型、数值模拟参数分析、墙体抗爆能力简化理论算法、案例分析验证和防护措施等
为了克服响应面法在计算大规模工程时效率低下和计算可靠性指标敏感度时偶尔误差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个高效率的改进加权响应面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张弦梁结构位移控制的静态可靠
学位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健康越来越受到关注。近几年爆发的两起全球性呼吸道疾病——SARS和甲型H1N1流感——促使学者对呼吸道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使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