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8月22日,第31届里约奥运会男篮决赛在美国队和塞尔维亚队之间展开,最终作为卫冕冠军的美国男篮战胜塞尔维亚男篮,最终以全胜的战绩获得第31届奥运会男篮冠军,同时美国男篮也完成了在奥运会上的三连冠。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届,其竞技水平代表着世界竞技体育的最高水平,奥运会篮球比赛同样代表着世界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中国男篮时隔四年又一次参加世界最高水平篮球比赛,特别是与决赛双方的美国男篮和塞尔维亚男篮同处一个小组,中国男篮在与对手的比赛过程中,其战术运用的特点,特别是进攻战术运用特点值得研究。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在与对手比赛过程中进攻战术运用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后认为:1.中国男篮四年后首次参加世界大赛,中国男篮队员平均身高同组最高,但是队员平均年龄较小,全队只有三名队员参加过奥运会篮球比赛,大赛经验严重匮乏。2.快攻战术方面,中国男篮快攻战术运用次数较少且成功率不高,但是与法国队比赛中快攻战术运用次数较多且成功率高;后场篮球板和抢断球是发动快攻战术的主要来源;接应方式以个人进攻无接应为主;推进方式以个人突破为主辅以短传;结束方式以个人突破上篮为主,在防守的情况下成功率较低。3.抢攻战术方面,中国男篮抢攻次数较少,中国男篮具备一定的抢攻意识,快攻不成时则会快速组织抢攻,但是不能很好的利用传球和基础配合形成有利的进攻机会,跟进队员跑位较差;抢攻多以个人进攻为主,多以外线三分球作为结束方式,投篮时机把握不好,投篮命中率较低。4.阵地进攻方面,中国男篮以“1-2-2”落位和“钻石”落位为主,战术变化少,进攻点单一,内外线脱节,缺乏有机的联系;掩护配合是中国男篮运用次数最多的基础配合,但掩护配合质量差,突破分球质量不高,传切配合少;无球队员穿插跑动时缺乏攻击性或是无球队员缺乏有效配合和移动以创造有利的进攻机会;结束方式以中距离和三分球为主,命中率较低,近距离投篮较少。5.中国男篮最大得分时间段中,进攻时,基础配合较多,失误少,落位清晰,队员跑动积极。相反,在最大失分时间段中,中国男篮进攻时失误次数增多,基础配合少,无明显落位阵型,较多依赖个人进攻,无球队员多处于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