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连续高速增长阶段,但目前其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成为新的焦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系统而又科学的指导。但是,当前中国的发展仍然面临着科技创新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等问题,正处于结构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四化”的同步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发展条件各异,各地区发展水平及其存在问题并不什么明确,对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对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作出客观评价,进一步探讨其时空差异和影响机理,能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现状和问题,对推动各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鉴于中国异质性大国区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及其城镇化所处阶段的不同,各地区“四化”同步发展程度参差不齐。本研究主要从全国、省域、市域三个层面,对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研究了其时空差异及其影响机理。首先通过对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理论和国内外比较分析,明确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理论与实际地位;其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从人口、土地、经济、环境等角度构建能体现“新四化”内涵的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测算我国的“四化”发展水平,进而构造同步发展模型对“四化”同步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接着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从时空维度初步分析我国“四化”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借助于相对发展率结合Arc GIS空间分析进一步刻画了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时空分异变动特征,并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讨“四化”同步发展的空间关联,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和重心曲线演变的方法对其动态演化特征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然后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其影响机理,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四化”同步发展的影响因素;最后运用泰尔指数二阶嵌套分解的方法剖析“四化”同步发展地区差异构成,并进一步针对必须正视的中国“四化”同步发展地区差异的现实问题,提出建立“四化”同步合作区的构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果表明:(1)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内涵丰富,其同步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同步、不协调,信息化和其他“三化”融合不够,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大量存在。(2)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都有不断提高,但发展速度差异很大,地区发展不平衡,总体上,“四化”的发展均呈“东高西低”态势,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一带的信息化水平与中西部各省市形成明显反差;工业化发展在产业的转移与升级中,差距逐渐缩小;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均,东部地区快于中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基本保持原有地区差距逐步上升。同时结合协调度来看,目前只有不到20%的省市处于高水平协调型,其他80%左右的省市均有不同程度的问题存在,离全面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尚有一定距离。(3)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稳中有进,地区差异显著,空间集聚态势明显。其高水平区主要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一带以及资源富足区,低水平区主要在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以及陕甘宁交界地带,呈现非常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发展水平相似区呈现出集聚连片的空间分布格局,东部沿海的高高集聚区和西部内陆的低低集聚区尤为显著,并且在在考察期内这两大集聚区始终保持着“低流动性”,表现出一定的空间稳定性。(4)我国各地各级别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演进趋势各有差异。从三大地区来看,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分布格局依旧明显,但东部地区差异逐渐缩小,中部地区发展差异虽有缩小但不明显,而西部地区发展差异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各级别重心来看,总体上呈现“东密西疏”的形态,高水平区重心逐渐向北移动,低水平区重心向西南移动,南北差距逐渐缩小,东西差距仍然较大。(5)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差异格局是在系统内部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其中,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和科教水平是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时空差异形成的关键因素,其次是产业结构、交通区位和人口因素,对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也非常重要,农村投资水平和城乡差距对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也较为显著,但目前,投资、财政和金融因素仍未对我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带来显著的影响效果,同时也表明这三者对“四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6)省内差异是引起我国“四化”同步发展水平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但省间、区域间差异的影响比重也仍然比较大。基于差异构成的现状及地区发展资源优势,可通过建立31个含四种不同类型的“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推进区、滞后区、帮扶区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区域分工,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效率,从而缩小“四化”同步发展地区差异,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其他文献
新印发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突出从严管理干部人事档案,将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提到重要层面。本文以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为视角,分析当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
情绪具有强大的感染力,教师积极的情绪能对学生的内心体验产生强大的导向和催化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来调动学生的情绪,用生动、形象、富有启
翻译批评总是随着翻译标准的变化而变化,不同时代呼吁不同的翻译标准。研究以互文表征为译文评价标准对文本进行内互文、外互文、具体互文、成构互文等的逐步分析,以期对译本
赣南采茶舞经过了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舞种,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表演形式,也正因此赣南采茶舞颇受欢迎。要想更好的对赣南采茶舞传承与发展,其关键
将模糊神经网络FNN(Fuzzy Neural Network)理论引入轨道电路的故障诊断应用中,在对轨道电路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特点建立了FNN故障诊断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通过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引入教学、实验和实践实训环节实现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讨和总结了创新创业能力构成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能力培养作用,最后给出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执行要求。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250-02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在桥面铺装和防撞墙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具体技术措施,以不断促进高速公路桥面铺装和防撞墙施工技术的发展,提高高速公路桥梁建设水平。
莱钢2^#高炉因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升高而停炉大修,在炉缸炉底拆除过程中,发现炉缸出现象脚侵蚀,炉底出现锅底状侵蚀等异常侵蚀现象。通过选用优质耐材、优化砌筑结构、完善炉底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