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海外社交平台灾难新闻报道话语分析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l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时代与“风险社会”几乎同时到来,近年来我国灾难性事件频发,灾难报道的重要性愈加突出。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灾难报道提供了新的国际化场域,海外社交平台逐渐成为我国主流媒体向全球用户传播中国声音的新型阵地。本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历时性角度考察2013年到2017年新华社推特灾难报道的话语特征。具体思路如下:首先,依据梵·迪克话语分析的两个视角,文本和语境视角来建构文章的理论框架;其次,利用爬虫软件在推特网站上抓取数据489条,并对其进行话语分析。文本视角主要从词汇、句式、形式和修辞4个层面展开定性分析,语境视角则从容量时效、主导框架、消息来源和互动标签4个角度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总结出以新华社推特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在海外社交平台灾难新闻报道的话语特征和存在困境,并对未来主流媒体海外社交平台话语革新提出思路。研究发现,5年来新华社推特灾难新闻报道话语是在“变与不变”中稳步发展的。在变化层面,话语风格上民生话语逐步取代官方话语,亲民化突出;话语形式上,图片和视频使用率显著提升,重视推文视觉效果;话语影响力上,媒体“自说自话”现状改善,推文点赞数、评论数和转发数都明显提升。与此同时,新华社保持着客观公正及时的报道原则,坚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不变,逐渐搭建起中国媒体和海外受众沟通的桥梁。面对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新华社推特也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如时效差距大、事件呈现不完整、“推送式”传播为主和账号间合作不够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进一步提出未来要营造开放透明的信息环境;激发受众与灾情的情感共振;及时回应用户关切,提升用户黏性;强化账号互动,逐渐构建多元一体的海外传播矩阵。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采取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时间跨度较大,科学性强。目前,除新华社外,我国一大批中央级和省级媒体纷纷开启海外社交平台探索路径,本文第五章所探讨之内容对该探索具有典型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颁布,让我们看到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更让我们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
“时间去哪了?”人们追问时间的下落,在日复一日中度过一天又一天。当将目光聚焦于教育现场中的教师时,因教师在校时间内同学生的相处时间较长,教师一日在校时间及其使用情况
能源枯竭和环境恶化是妨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大障碍,因此开发绿色环保的新型能源以取代化石燃料是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氢能源因其清洁、高效、可持续等特点而被公认为最有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市场对装配式构件的需求日益增长,预制构件生产制造的企业越来越多,构件生产出现了严重的生产管理能力不足的现象,尤其是面临多项目的交付压力,出现了排产计划能力不足的现象。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水平偏低,数据收集及整理仅依靠人工,数据遗漏、错误对于生产组织调度无法形成决策支持。生产过程数据流通困难,大量重复劳动用于统计工作,还处于手工或半自动化排产方式,其反应时间较长,多
如今国内外都有一种观点认为,陆军的作用在信息化战争中越来越弱。不过在济南军区某炮兵旅,接受记者采访的官兵认为,新型远程火箭炮(简称远火)是部队转型发展的试验田,在未来战场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