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lp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家的角度,我们可以将城市看作区域系统的中心,是国际、国内物质、信息、能量、人才交流网络上的节点。同时,城市是一个经济系统,是高层次的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活动的集中地。城市具备的这两个特点,使得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城市现代化进程进行研究,把握其发展现状、发展阶段及发展动态,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不同区域的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增大,城市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发展也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关键是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并有效地利用,促进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从而提高国家现代化水平。   本文在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归纳分析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现状,从城市经济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城市居民现代化、城市社会发展现代化、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五个方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城市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中的统计条目选取合适指标,以华东六省一市共79个城市作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这些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完善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该指标体系对这79个城市的现代化发展状况再次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出城市经济现代化和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因子、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现代化因子、城市社会发展现代化因子、城市居民素质现代化因子、城市生态环境现代化因子,得出每个样本的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并对最终的得分及排名进行了分析。针对城市内部系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市经济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大城市人口压力大等城市问题,给出了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强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5个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概括段意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新课标在不同的学段都指出了关于理清脉络、感知课文内容的要求——如第二学段: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第三学段: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虽不提“分段概括段意”这样明显的字眼,但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
期刊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涉及了我国多个城市或地区,比如香港(《东方之珠》)、拉萨(《拉萨的天空》)和庐山(《庐山的云雾》),《练习4》中还涉及了一些城市的图片和别称。于是,周畅老师设计了一个“跟着课本去旅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项目活动,活动的目标指向提升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学生通过广泛阅读,从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餐饮美食等方面了解某个地区,为项目活动探索和展示奠定知识基础。  
期刊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在这个平等的对话过程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或者什么话题展开对话,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有时往往是一个提问,就可以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围绕这个提问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真正凸显出文本的内涵,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找准了切入点。相反,如果只是冗长乏味的讲解,课堂永远实现不了高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