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然而,在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中,有关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的理解、认同及实施情况和有效的师资培训研究却相对较少。而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理念的理解、认同及实施和提高师资培训质量是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为此,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就“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认同与实施程度”、“课程改革目标在学生身上的实现程度”、“课程改革中的困难”、和“教师对专业培训的诉求状况”四个方面对山西省初中教师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山西省初中教师对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认同与实施程度都较高,这说明教师对当前的课改目标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从行动中都给予了较高的支持。但具体说来,教师对课改目标的认同程度最高,其次是理解程度,再次是实施程度。这说明教师对课改目标比较认同,认为其立意是比较好的,但由于理解上还不够全面、深刻,所以在实施程度上所得值为最低,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教师对课改目标的理解及实施还需进一步完善。教师对新课改理念实施程度较低,与课改中的困难密切相关。调查表明,课改与现行考试制度的融合、课程实施与班级容量大的矛盾、齐全的教具和实验仪器,被教师认为是实施新课改的三大主要困难。这说明,课程改革并非仅仅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和创新,与评价机制、教育资源有着紧密的关系。在“教师对专业培训诉求状况”方面,教师感到最为迫切的是教育教学技能、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学科知识的更新与扩展,而相对来说,较不迫切的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及新课程的理念和内涵。在对培训方式的评价方面,教师对专家报告与讲座及观摩的评价还是比较认可的,但对定期教研活动及短期课程培训的评价水平并不是太理想,这一调查结果反映出,对于后两者的专业培训方式尚需进一步提升。总之,教师对新课改的态度和行为及师资培训是新课改能否有效实施的重要方面。本研究期望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