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侧深施肥机的设计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稻种植过程中,各个施肥环节多数沿用传统的人工手撒表层性施肥方式,这种施肥方式的用量很大,不仅容易造成水稻秧苗吸收肥量不均,还对水田周边水系造成污染。所以,化肥深施技术成为目前水稻生产机械化研发的重点。本文结合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开展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了国内外施肥机械的发展,着重分析了水稻侧深施肥机械的技术现状,提出了气吹式外槽轮排肥器的技术方案。(2)以水稻种植过程中常用的两种复合肥作为样本,分别对其三维尺寸及粒径分布、千粒重、堆积密度及真实密度、休止角等物理特性和静摩擦系数、碰撞恢复系数等力学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后续外槽轮、肥箱等部件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并为排肥器排肥过程的EDEM仿真提供基础参数。(3)对侧深施肥装置的主要部件进行设计,包括气吹式外槽轮排肥器、肥箱、机架以及传动方式和控制系统。在完成第一轮样机研制和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第二轮样机的研制,把外槽轮的直接驱动改为间接驱动,采用上翻式排肥器结构,解决了目前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对外槽轮以及排肥系统难以清扫的问题。(4)利用Fluent对排肥器下壳体参数进行优化,分析了排肥器下壳体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流场特性;利用EDEM对排肥器排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外槽轮结构参数、运动参数、排肥量调节挡片和施肥刷等对排肥过程的影响。(5)对第一轮样机的排肥器单元和和第二轮样机整机分别进行了验证试验和性能试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排肥器设计和EDEM仿真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性能试验,得到研发的水稻侧深施肥装置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为3.04%,排肥稳定性变异系数为2.32%,排肥均匀性变异系数为34.3%,断条率为零,符合施肥机械国家标准。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武器装备产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武器装备研制企业多数是单件小批量、定制生产模式,这使得作为产品生命周期首道工序的产品设计和开发成为企
针对选矿中粗颗粒分级技术十分成熟,而对于20μm以下的微细颗粒矿物分级困难及现有微细粒矿物分级设备分级效果差的现状,采用流体动力学(简称CFD)中的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
基于目前军民两用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微小型多传感器组合的组合导航系统,主要传感器包括:MEMS-IMU(微机械惯性测量单元)、GPS(全球定位系统)和BA(气压高度传感器)。为实现
我国鞍山式贫赤铁矿储量大但嵌布粒度细,采用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微细粒级的铁矿物流失严重。以司家营矿铁矿石为研究对象,开展对磁铁矿和赤铁矿混合浮选中交互影响理论的研究,
离心泵在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有着重要的地位,叶轮作为离心泵中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离心泵甚至整个工业流程的性能,因此离心泵叶轮的内部流动和优化设计一直被研究者所关注。本文以一圆柱形叶片离心泵作为研究对象,对叶片载荷分布与离心泵水力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1.采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对离心泵进行建模,采用ICEM和Workbench相结合对模型泵进行混合网格划分,然后通过网格
[摘 要]巷道是井下生产的动脉。巷道支护设计的合理与否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的安全条件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的选择支护形式就显得尤其重要。在煤矿井巷中,回采巷道的长度占矿井巷道总长度的60%以上。本文以毕节市黔西县境内的A矿1903运输巷支护技术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为例,通过支护技术改革前后对比、数值分析及工程实践表明,得出回采巷道采用锚网支护的重要性。  [关键词]回采巷道 支护现状 支护
目的 探讨骨间背侧动脉穿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带蒂皮瓣修复,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