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轨辅助变流器优化调制策略与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anlia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轨列车的用电设备趋于多样化与复杂化,为保证城轨辅助变流器输出电压质量,本文围绕辅助变流器电路拓扑、调制策略、控制方法的改进与优化展开了深入研究与探讨。首先,对比分析了输出滤波LC接在三相输出△/Y0型变压器原边或副边的两种逆变器拓扑结构,选择了LC接在变压器原边的三相四线制拓扑结构,这种结构能有效降低零序输出阻抗,从而削弱逆变器输出不平衡电压中的零序分量,并对这种拓扑结构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几种逆变器调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各种调制策略下输出电压的谐波特性,并根据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对比,选择了输出电压谐波含量较少、易于数字化实现的SVPWM策略,并针对选定的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以线电压为基本矢量的改进SVPWM算法,这种调制算法物理意义清晰,能够避免输出电压与参考电压矢量在相位与幅值上的偏差,有利于电压的反馈控制。随后,针对辅助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使系统具备了良好的稳定性与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针对负载不平衡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够消除不平衡电压中负序分量的负序分量控制器,用于抑制不平衡负载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列车实际运行中,辅助变流器电机类负载振荡的原因,并提出了两种能够抑制此类振荡的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选择了更适合工程实用的方法。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地面平台以及装车运行实验,证明了本文所研究的拓扑结构、调制策略与控制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三脉紫苑多倍体复合体(Aster ageratoides polyploid complex)(Asteraceae)主产中国.根据林熔(1985)的划分,该复合体在中国有2种13个变种.三脉紫苑复合体在形态上和细胞学上
新型电力系统融入了新能源发电模式、直流输电工程、灵活用电负荷等新元素,这些新兴产业能与传统电力系统相互融合主要依赖于电能转换技术。大功率可关断开关器件的飞速发展,促使电能转换核心技术——正弦脉宽调制(SPWM)逆变器的发展也日趋高性能化,而深入剖析SPWM逆变器物理工作过程将为装置设计与制造、控制方法研究、综合评价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国内外对SPWM逆变器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的研究中多是建立在特定的
固态变压器(Solid State Transformer, SST)是近些年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大功率器件的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力变压器。SST不仅能实现传统电力变压器变压、隔离及传递能量等基本功能,还有体积小,重量轻,无环境污染,保证原方电流、副方电压为正弦,功率因数控制灵活等功能。电力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系统,而对于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的最优解大都是不存在的,只能求得其近似解。然而,若将某些对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网、通信网和互联网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电缆线路的数量也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电缆故障也越来越多,如果不及时、迅速、准确地查找到电缆的故障位置并排除故障,将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对整个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分析电缆故障的原因和类型,并研究出快速准确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的电缆故障测距方法按其原理可以分为电桥法和行波法。电桥法由于其测量精度和适用范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