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退休制度在工业化过程中逐渐被确立下来,在今天的经济社会中,退休不只是对状态的一种描述,更能看作是一个人较为复杂的经济行为,甚至这种行为可能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劳动福利,个人生活保障,甚至包括个人工作意愿和社会就业机会等多方面都受其影响。退休年龄是养老保险制度中重要的变量,涉及到包括国家、企业特别是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从我国国情和战略长远角度出发,制定出平衡各方利益的退休制度和退休年龄调整方案,是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权的客观要求,还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从分析影响个人退休决策的因素分析入手,寻找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对退休的影响;休闲商品价格下降对退休影响。然后,文章扩展到公平视角下对退休年龄调整的影响,探寻公平、公正的退休制度。最后,在总结全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弹性退休制度。具体来说,本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为导论,从案例出发引出问题,即英国和法国提高退休年龄而引发的全国大罢工,突显了目前退休年龄的调整已经成为各国改革的重要内容。但退休年龄关系到每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若调整不好,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时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对本文重要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也对文章研究的理论基础做出了阐述,包括生命周期假说,公平理论,效用最大化理论等。第三章是分析影响个人退休决策的因素,包括劳动者的收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等。最后从个人效用视角,对个体劳动者退休选择进行行为进行分析,认为个体劳动者会根据自身条件,在自身效用最大化原则下,依据劳动收入、养老金水平和物价水平选择退休时间。第四章在公平视角下讨论退休年龄问题。基于代际公平,对退休公平进行了探讨,并对现阶段退休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公平角度下的退休政策建议。第五章调整退休年龄分析。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调整退休年龄的影响,从正、负效两方面应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发达国家调整退休年龄的经验,最后基于个人效用和公平角度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调整退休年龄的选择,即弹性退休制度。论述了我国弹性退休制度的提出、上海的实践、以及弹性退休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第六章为结论和建议。对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的制度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进行了讨论。综合文章的分析,在目前的社会经济大背景下和现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艰难运行的情况下,退休年龄调整是一个必然之势。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调整退休年龄也势在必行。但强制推迟退休年龄会产生严重的社会负效应,社会、政治方面存在过高的成本或风险,基于社会稳定、社会公平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的考虑,本文认为弹性退休是调整退休年龄中比较温和且容易被社会接受的路径,对此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