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传媒方式充斥着人们的眼球,人们在娱乐方式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戏曲统领城乡娱乐文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戏曲文化的传承载体—剧团,同样也面临着演出市场日益缩小、戏曲人才青黄不接、剧团体制不健全等各方面的考验。闻喜县蒲剧团成立于1949年,它经历了体制完备的建国时期,历经磨难的文革时期,在改革开放后积极恢复发展。在当今剧团面临生存危机的形势下,作为一个县级剧团,闻喜蒲剧团凭着改革进取的精神和高质量的演出剧目,在苏彦明等几任团长的努力下,逐渐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演出市场随之不断扩大。一路走来,闻喜蒲剧团多次在省、市的汇演比赛中获奖,先后获得“杏花奖”、“菊花奖”、“五个一工程奖”、“关圣杯”等多个奖项,培养出了支春生、李小荣、李永安等一批在蒲剧界有一定名气的蒲剧演员。蒲剧团之所以能在激烈的演出市场中生存下来,除了政府的支持外,跟闻喜县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经济环境也有一定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剧团内部的改革创新和自我发展。对于这样一个改革较为成功的县级剧团,它的经验值得借鉴,但同时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主要有技术型人才的缺失、得奖剧目普及率不高以及演出市场的混乱这三方面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剧团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戏曲人才培养,重点要向技术型戏曲人才的培养上倾斜,再者对现有戏曲演出市场的规范,净化戏曲演出风气,保持戏曲本色。剧团方面要加强剧目的建设,在保证剧目叫好的同时也叫座,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戏曲现存的危机。本文把闻喜县蒲剧团作为个案来研究,对剧团进行了实地调查,力求通过个案的研究,来探究闻喜蒲剧团成功发展的原因,借以来使更多这样的基层剧团走出市场演出的困境,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并最终能在演出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在如今戏曲衰落的大环境中,笔者也衷心地希望社会各界能关注戏曲艺术团体的发展,使其摆脱生存的困境,逐步朝良性的轨道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