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出生于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克里姆特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贴切的表现出那个时代的奥地利性格特点。而在十九世纪上半叶,活跃于诗书治国的古代中国、文化名城杭州的陈洪绶也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将死气沉沉的明清人物画坛注入一股清新的活力。两位艺术巨匠的生活年代相隔了两个半世纪,但他们的绘画语言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旨在通过对二人各自艺术特点的互释对他们的艺术作品进行细致详尽的分析并作深入的比较,从而使人们对他们各自艺术特点的了解更加明晰,在绘画形式的层面上对中西绘画的差异及各自的特殊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可藉此从一个新的艺术视角来认识我们的传统艺术。 正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来对二人的绘画语言进行互释分析。其一,通过对二人选用题材的分析,对他们各自的生活背景、性格特征、所处的文化情境等因素的综合论述来研究其绘画语言的形成原因;其二,通过对二人绘画作品的分类阐释深入细致的一一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针对作品从画面结构、人物形象造型、背景图像处理、线条的组织运用各方面进行了解析。 克里姆特的作品富有音乐情味,其中富有韵律感的线条,高大颀长的人物变形,富于装饰性的几何纹样的组织运用,象东方那样打破时空的形象组合使他将抽象与具象、表现与象征揉合在一起,每幅画面都蕴含着丰富的隐喻。陈洪绶的作品有着丰厚的古诗意境,具有秩序感和运动感的线条、稳重沉实和古拙质朴的人物变形、富有装饰意趣的造型与用笔、自由的空间想象丰富了他的艺术表现力,象征性的主题使他的画面内蕴更加深厚。 陈洪绶与克里姆特在画面构图上的纵横式结构方式,造型上的方折感和明确的团块意识,用线上鲜明的节奏感和画面中平面化的效果与装饰意味使作品富于表现性和象征意义,同时兼备丰富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他们对人物画艺术语言的的纯粹性探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