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十二指肠支架导引鞘辅助透视下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十二指肠支架导引鞘辅助透视下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2006年02月至2015年05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胃出口梗阻行十二指肠支架治疗的患者共94例。其中48例患者在X线透视下接受非导引鞘辅助支架植入治疗,46例患者X线透视下接受导引鞘辅助支架植入治疗。记录非导引鞘治疗组及导引鞘治疗组支架置入的技术成功率。记录所有技术成功患者手术过程中透视时间、辐射剂量、整个手术操作时间。记录所有技术成功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非导引鞘治疗组与导引鞘治疗组间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支架置入成功患者中非导引鞘治疗组与导引鞘治疗组间透视时间,辐射剂量,手术操作时间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来进行比较。p值<0.05被认作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非导引鞘治疗组48例患者中40例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83.3%;导引鞘治疗组46例患者中45例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97.8%,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非导引鞘治疗组术中平均透视时间为(35.1±12.2)min,累计剂量为(2510±836) mGy,剂量面积乘积为(27300±9132) cGy.cm2,手术时间为(51.3±13.1)min;导引鞘治疗组术中平均透视时间为(18.4±9.8)min,累计剂量为(1324±619)mGy,剂量面积乘积为(14251±7322) cGy.cm2,手术时间为(31.2±10.3)min,两组患者间平均透视时间、累计剂量、剂量面积乘积及手术时间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3、两组在轻微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使用新型十二指肠支架导引鞘辅助透视下十二指肠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胃出口梗阻技术技术成功率高,安全、有效。  2、与非导引鞘治疗组相比,导引鞘治疗组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透视时间和术中辐射剂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 B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MGB1
喷锚支护在矿山建设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仅就锚杆的位置、角度与其受力状况谈几点意见。相同锚固力的砂浆锚杆用在不同位置及不同的角度上,它所能锚固的岩体重量并不相等
前言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一种常见、多发的疾病,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它表现为盆腔器官(子宫、阴道、膀胱、直肠)脱垂,包括大小便失
一般而言,高中物理实验对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规律有较大的帮助作用.目前的演示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占据了高中物理课堂实验,如果能让学生多做一些体验性实验,就会极大地提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