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潜叶蝇Agromyzid leafminers是世界上危害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一类重要小型害虫,我国是蔬菜潜叶蝇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外来斑潜蝇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 Blanchard和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 trifoii (Burgess)的入侵和扩散,加剧了危害态势。由于斑潜蝇(如三叶草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分布范围广、危害隐蔽、发育历期短、种群增殖快、难于防治及抗药性等问题以及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寄生蜂为主的生物防治策略一直是蔬菜潜叶蝇的主要防控策略,因此优势寄生蜂的筛选评价和应用成为潜叶蝇防控的主要手段。异角亨姬小蜂Hemiptarsenus varicornis(Girault)是蔬菜潜叶蝇(尤其是三叶草斑潜蝇和美洲斑潜蝇)的田间优势天敌(如为海南潜叶蝇的优势天敌),本文以三叶草适龄幼虫为寄主,首先研究了该蜂的生活史及控害特性,然后进一步从成虫营养、温度和寄主密度等研究了环境影响因子对其控害潜力的影响,旨在为潜叶蝇有效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生活史及控害特性:在27℃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异角亨姬小蜂的生活史及控害潜力。结果显示:雌雄蜂未成熟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7.90天和7.52天。生命表参数:内禀增长率(r)、周限增长率(λ)、净增殖率(Ro)、总繁殖率(GRR)和平均时代历期(T),分别为0.29/天、1.34/天、59.51代/雌、177.37代/雌和13.89天。该蜂为强卵育型(Synovigenic)寄生蜂,卵子发生指数(OI)为0.003。寄主取食显著延长了雌蜂的寿命,且雌蜂具有3种寄主杀死行为即寄生致死(Parasitism ),取食致死(Host-feeding )和直接叮蛰致死(Host-stinging)分别为 133.91,303.75 和 84.16。成虫营养对雌蜂控害潜力的影响:在27C人工气候箱条件下,比较研究了不同处理:清水饥饿(对照)、20%葡萄糖、20%蜂蜜、寄主幼虫、寄主幼虫+20%葡萄糖和寄主+20%蜂蜜,雌蜂成虫的生活史参数。结果显示:与饥饿处理相比,20%葡萄糖和20%蜂蜜都能显著延长雌雄蜂寿命,但后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雌蜂提供寄主幼虫+20%葡萄糖和寄主幼虫+20%蜂蜜与提供寄主幼虫相比,其寿命、总寄生量、总取食量、总直接叮蛰致死量、总致死寄主量都不显著增强,但是却显著降低雌蜂的日均取食量,在“取食vs寄生”行为权衡中也显著降低了取食占总致死寄主量和寄生量的比例。温度对雌蜂控害潜力的影响:比较研究了 22℃、26℃、30℃、34℃处理下的雌蜂成虫生活史参数。结果显示:雌雄蜂寿命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22℃与26℃下寿命差异不显著。22-30℃条件下雌蜂总寄生致死量、总取食致死量、总直接叮蛰致死量和总致死寄主量都显著高于34℃下致死寄主量。26℃和30℃条件下雌蜂的日均产卵量和日均总致死寄主量都显著大于22℃和34℃的处理。雌蜂日均直接叮蛰致死寄主量在26℃下最高(5.04),日均取食致死寄主量在34℃下最大(19.51)。且在“取食vs寄生”行为权衡中,雌蜂在22-30℃下显著趋向于产卵寄生,在34℃下显著趋向于寄主取食。雌蜂控害行为对寄主密度的依赖性:在26℃人工气候箱条件下,比较研究了 4日龄雌蜂在10、20、30、40、50和60寄主幼虫密度下,取食9h后雌蜂的生活史参数。结果显示:雌蜂取食、直接叮蛰致死和总致死寄主幼虫数都随着寄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但寄生量30-60寄主密度下不显著增加。雌蜂的寄生致死量(Np)、取食致死量(Nf)、直接叮蛰致死量(Ns)和总致死寄主量(Nm)与寄主密度(N)之间的关系均呈正加速曲线,且与寄主密度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 型圆盘方程分别为:Np=3.236×0.375N/(1+3.236×0.031N),Nf=1.111×0.375N/(1+1.111×0.01ON),Nm=3.166×0.375N/(1+3.166×0.008N),但是直接叮蛰致死(Ns)除外。在“取食vs寄生”行为权衡中,雌蜂在10-30寄主密度下显著趋向于产卵寄生,在40-60寄主密度下显著趋向于寄主取食。异角亨姬小蜂具有3种控害行为,尤其是非繁殖性的寄主致死行为显著增加了其控害潜力;成虫期补充非寄主食物营养,并不显著增强雌蜂的控害潜力;寄生蜂成虫温度适应范围广,耐高温,在26度下控害潜力最强;雌蜂的控害行为具有寄主密度依赖性,在高密度具有最大的防控潜力。这些研究结果为雌蜂的室内规模化饲养和田间应用释放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