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西盆地构造—沉积演化制约下的煤系叠置含气系统成藏配置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fan2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西盆地是我国东北重点含煤盆地之一,勘探实践业已证明具有良好的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和勘探开发前景。本文针对鸡西盆地下白垩统煤系地层的特殊性,以构造地质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非常规天然气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及非常规天然气勘探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指导,结合区域地质背景,综合利用钻井、测井、二维地震等地质资料,查明鸡西盆地煤系气成藏地质条件,揭示煤系生、储、盖组合空间配置关系,进而明确煤系气共生组合规律,划分煤系叠置含气系统,在此基础上揭示构造和沉积演化对叠置煤系气系统成藏的控制作用。综合利用岩性相、古生物相、测井相标志,通过识别沉积相标志,明确煤系地层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厘定沉积相组合,阐明了煤系地层沉积相空间分布规律。在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煤系地层中识别并划分出河流相(曲流河、辫状河)、湖泊相、三角洲相(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冲积扇相4类沉积相、12种亚相、31种微相,分析总结各类沉积相特征。通过层序关键界面识别及层序地层对比,将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煤系地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建立了煤系地层层序格架,分析层序格架下的煤系地层古地理格局及演化。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分析总结了煤系沉积古地理演化过程及特征。为后续分析煤系地层展布特征及煤系气叠置含气系统划分提供依了据。以气测异常为线索,结合沉积环境和层序格架,识别划分城子河组煤系含气系统,剖析含气系统空间配置关系,揭示了构造和沉积演化对煤系含气系统成藏配置的影响。以最大水进面附近发育的厚层泥岩或凝灰岩为隔水阻气层,将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煤系地层划分为3个含气系统。厘定了煤系气成藏共生组合关系有单源双储、双源双储、双源多储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构造-沉积演化对煤系气系统的控制作用。
其他文献
猪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s,SSCs)的敏感性使其易受外界物质的影响。通过研究外源物质对SSCs的损伤机制、找寻可促进SSCs增殖分化的有益物质,对提高公猪的生产
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煤矿事故中的矿井动力灾害对煤炭开采影响严重,研究发现这些矿井动力灾害是煤岩损伤演化的结果,研究煤岩破坏时的损伤演化规律
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单一的光催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量子效率较低、光催化效率低、成本高、光催化剂的负载和分离回收难等问题。因此有必要
巢湖在长江中下游的安徽省中部,位于巢湖市和合肥市之间。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水资源丰富,流域面积广阔,关乎周边两市五县的社会经济发展,巢湖湖区非大旱全年可通航,是
水面温度是评估湖泊生态系统状态、功能和过程的重要参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湖泊的物理、化学、生物和生态过程。本研究以太湖中尺度通量网实测数据(2011~2019年)和MODIS地表温
白山钼矿床位于新疆东天山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东北部,赋存于下石炭统干墩组中。矿体呈脉状,矿脉群整体呈近东西向展布,长约10km,宽400~700m,矿体平均钼品位为0.06 wt.%。矿
脂溶性活性物质,如类胡萝卜素、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但这类物质水溶性差、极易氧化变质且生物接收度低,因此限制了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针对该问题,可以
研究了四种离子液体对软质聚氨酯(FPUF)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影响,筛选出效果最佳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IL)。采用该离子液体与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GO),成功制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河流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深刻改变。浮游细菌群落是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标,其空间分布特征反映环境变化的影响,理解浮游细菌群落的空间分布有助于深刻理解菌群多样性产生、维持的机制,并预测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演变方向。当前,对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分布的解释主要借助复合群落理论,即物种分选和质量效应。河流水化学、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地理距离是影响浮游细菌群落空间分布的环境因
在相互作用的元素组成的集合体中,由于耦合作用会产生同步行为,这在非线性动力学和复杂网络中是一个很重要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同步,简单说来就是指两个或多个个体之间形成步调一致,但是这种同步行为并不是靠中央调控,而是由于个体之间存在耦合作用,通过调整自身从而形成我们看到的步调一致的运动。研究此类现象的内在微观机制,可以为很多领域内产生的集体行为提供见识,例如雄萤火虫的同步闪烁,昼夜节律,大范围内的掌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