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平台的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anlingyan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互联网行业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随着Android平台的出现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来体验和分享网上的各种应用。人脸特征点定位技术作为人脸定位和人脸识别等后续研究工作的关键性技术在当今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需求,但目前基于传统的PC或者服务器平台的人脸特征点定位相关的应用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便携性和移动性的要求,因此基于Android平台的人脸特征点定位算法的研究和相关软件系统的开发就显得很有必要。文中首先对人脸特征点定位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作了阐述,对常用的人脸定位方法作了分类和比较,并简要介绍了Android平台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其次,本文重点对人脸特征点定位过程中的各个关键步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文中在对人脸肤色分割处理的研究中发现,若直接采用最佳经验阈值针对不同的图片进行肤色分割得到的结果的准确性差别较大,对此本文提出了采用一种自适应动态确定最佳阈值的方法来计算最佳肤色分割阈值,再对人脸图像进行肤色分割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能够得到比较精确的肤色分割的处理结果;接着,本文在对人脸特征点边缘检测的研究过程中发现运用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处理的结果图像中可能会存在大量干扰噪声点,这些干扰点对后续的特征点的定位会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人脸特征点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先对人脸图像作精确的二值化处理,接着对处理后的图像采用LoG边缘检测算子作模板运算,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精确度高、处理速度快和稳定性高的特点。最后,本文对人脸特征点定位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基于Android系统平台实现了该系统,并分别在搭载不同版本Android系统的硬件平台上进行了实际的人脸图像特征点定位效果的测试和分析,试验结果证明文中的系统对于普通的人脸图像定位成功率较高、算法的鲁棒性和稳定性也比较好,能够较好地满足普通用户的实际使用需求。
其他文献
子网移动(Network Mobility, NEMO)是为了管理一组节点同时移动而提出的概念。随着车载网络、个域网等应用的快速增长,NEMO技术备受关注。本文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移动互联
调制信号识别在多种民用和军用领域中扮演关键角色,如认知无线电、频谱监测等。在实际无线通信中,多径信道会引起信号的失真,信号识别变得更有挑战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
全光可调时延线是光信息处理领域的热点技术之一。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oc型全光时延线结构。此时延线主要由高非线性光纤、色散补偿光纤和滤波器组成,利用高非线性光纤中的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业务的需求也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移动通信也逐渐成为人们首选的通信手段。MIMO技术作为新一代无线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已经在标准化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在列车速度的提升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的同时,对高速环境下列车上通信服务的种类和质量要求也
眼底图像的血管分割对糖尿病的分析和诊断至关重要,其结构特征的变化可以直接反应糖尿病的病变程度和治疗情况。眼底图像血管是眼底图像中可见的最稳定和最主要的结构,当眼底发
低密度格码(Low-Density Lattice Code),简称为LDLC,是一种基于欧几里德空间的连续信道下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与LDPC码相同的是,其同样具有稀疏的校验矩阵,可以利用迭代译码
面对互联网上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数据,搜索功能已成为网络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用户在进行网络搜索时,会向搜索引擎提交一个“查询”来表达他们的信息需求,搜索引擎通过计算,把
摘要:近些年来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迫使人们必须不断提高现有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速率业务需求。而光时分复用(OTDM)传输技术是提高光通信系统容量的
随着铁路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高速列车的速度将达350~580km/h。高速移动场景下的通信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目前对面速铁路已提出多种系统架构。然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