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藏自治区失地农牧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来源 :西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casdvg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西藏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西藏农牧民失去了作为主要生活保障的农地,西藏失地农牧民权益的法律保护也就提上了日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而又崭新的课题。因此,本文立足拉萨市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障现状,针对土地征用中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完善我区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障体系的构想。本文主要研究的是西藏自治区失地农牧民权益的法律保护,主要采用的是文献、理论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了解国内外有关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实地的走访、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障现况的数据,探讨其深层次的原因,与此同时,借鉴其他国家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最后提出解决我区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护的对策与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在法学的视角下分析失地农牧民的概念、特征,表明在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的过程中,农牧民失去土地不仅意味着丢失了重要的生活保障,而且还失去依附于土地的其它权益,如就业权、财产权、社会保障权,成为界于农民和市民边缘的弱势群体。第二部分,通过分析问卷调查收集的数据,总结拉萨市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障的现状及问题的成因,认为西藏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障在基本生活权益、知情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但也存在土地征收过程中执行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形式以货币补偿为主,补偿形式未能实现多样化、社会保障体系未能有效建立,特别是未针对西藏失地农牧民这一特殊群体建立专门的养老保障体系等不足。导致在土地征收的过程中西藏农牧民处于被动状态,相关权益的法律保障很难落到实处,土地征收后由于西藏政府执行的补偿标准偏低,补偿形式未能实现多样化,再加上西藏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未能在后续的工作中,针对西藏失地农牧民设立专门的社会保障体系,致使西藏失地农牧民在失去农地之后,难以长时间维持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以上这些都与我国征地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密切相关。第三部分,立足于拉萨市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障的现状,以研究国内外在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障问题上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提出解决西藏失地农民权益法律保障的五点构想:一是从制度层面完善农地产权;二是从国家法律层面完善土地征收相关法律,西藏地方探索解决征地补偿纠纷的新机制;三是创建适合西藏自治区的、多元化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包括制定的补偿标准适当考虑土地被征收时的市场价值和丰富西藏地方土地征收补偿形式;四是西藏地方针对失地农牧民采取量身定制的社会保障形式;五是注重失地农牧民就业培训失效等。本文在撰写过程中以理论分析为主体,实地调研数据和走访为补充,针对我区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障现状的有待完善之处,找到问题原因所在。与此同时,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国内外失地农牧民权益法律保护的成功经验,为从法律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保障西藏失地农民权益的对策与构想寻求启发。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用户对手机流量的监控,杜绝恶意流量吸费等情况发生,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网络流量异常监控软件,分析了流量监控的关键技术,设计的流量监控软件包括数据
近年来,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加快农村地区脱贫步伐,我国推出了农民“两权”抵押贷款政策。农民“两权”抵押贷款政策是一种以农民或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住房财产权和土地经
目的:探讨低辐射剂量扫描联合低剂量造影剂技术在320排容积CT冠脉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医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的6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320排动态容积
<正>新生活运动是1934—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南昌推出的国民教育运动。虽然政治色彩浓厚,但它从小事做起",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1]678。新生活运动属于清末以来改造国民思想
基于线上消费对线下消费量、消费主体,消费特点以及对消费载体变化的影响,作为线下消费主要载体的商业建筑转型迫在眉睫。结合国内外著名案例研究,从消费主体、场景、功能、
通过对天麻病虫害发生危害及防治特点的阐述,提出天麻野外人工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做到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并且防治重点放在防上
沿海大开发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古镇的开发和海港的旅游经营业也完成了基础的发展,解决二者继续发展的瓶颈是联合互补开发。海洋文化将栟茶古镇和洋口港风景区从内涵角度来为一
管办评分离是我国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教育督导作为社会评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落实程度对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英国教育督导体制为例,梳理
我国广播电视专业硕士自2010年开始设置,至今已有8年。随着广播电视媒体转型发展的迅速推进,其人才需求也日益剧增。然而,笔者通过调研57所设置该硕士点的高等院校的培养方案
目的分析在盆腔炎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应用中医护理技术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68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中医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