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AO分型的胸腰椎骨折在采取后路骨折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伤椎空壳现象的临床观察及意义。
方法:收集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自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因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骨折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患者40例,术前对伤椎进行AO分型及载荷评分,观察不同的AO分型及载荷评分术后随访时伤椎空壳现象形成的例数及位置,通过对术前、术后1周内、取钉前后椎体前缘、后缘的高度和椎体后凸cobb角的测量,对比分析空壳组与非空壳组椎体矫正高度、角度丢失与空壳有无差异,分析空壳体积的大小与载荷评分、矫正高度、角度的丢失有无相关性,观察取钉时是否有螺钉松动、变形、断裂等并发症,评估在不同的AO分型中最终形成空壳有无差异并研究空壳的相关临床意义。
结果:(1)AO不同分型骨折空壳现象形成的比例不同,主要集中在A3型(68.18%),其次为A2型及B2型(50.00%),再者为B1型(33.33%),A1型最少(22.22%)。空壳形成的位置主要在椎体前2/3(74.43%),其次为涉及椎体前2/3和后1/3(28.57%),无单独在椎体后1/3(0.00%)。载荷评分越高,越容易形成伤椎空壳现象(p=0.002<0.01)。(2)①伤椎前缘高度:空壳组(设为A组)和非空空壳组(设为B组)在取钉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丢失率比较都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伤椎前缘高度A组丢失比B组明显。②伤椎后缘高度:A组与B组在取钉前、后伤椎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取钉前、后伤椎后缘高度丢失率比较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空壳对伤椎后缘高度存在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③后凸Cobb角:A组与B组两组在取钉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及Cobb角丢失度比较都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A组Cobb丢失比B组明显。(3)空壳体积:①相关性分析:脊柱载荷评分与空壳体积无相关性(P=0.355>0.05);取钉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丢失度与空壳体积都呈正相关(P<0.05),相关性显著;②回归分析:取钉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丢失度与空壳体积回归分析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空壳体积空壳体积越大,矫正高度及矫正角度丢失越显著。(4)并发症:随访时1例形成空壳病人发生断钉现象,其余病人均未发生螺钉松动、变形、断裂等情况。
结论:胸腰椎骨折的AO不同分型中空壳现象形成的比例不同,其中主要集中在A3型;载荷评分越高,越容易形成伤椎空壳现象;对于容易形成空壳现象的骨折(如A3型)和载荷评分高的骨折,术中可作预防性植骨,预防伤椎空壳现象的产生;空壳的位置主要分布在伤椎前中柱,尤其是前柱,术中应重视伤椎前中柱的重建,尤其是前柱的重建;空壳是影响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丢失的重要因素;空壳体积越大,对椎体的高度、后凸Cobb角的丢失影响越大。
方法:收集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自2014年4月至2017年2月因胸腰椎骨折采用后路骨折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患者40例,术前对伤椎进行AO分型及载荷评分,观察不同的AO分型及载荷评分术后随访时伤椎空壳现象形成的例数及位置,通过对术前、术后1周内、取钉前后椎体前缘、后缘的高度和椎体后凸cobb角的测量,对比分析空壳组与非空壳组椎体矫正高度、角度丢失与空壳有无差异,分析空壳体积的大小与载荷评分、矫正高度、角度的丢失有无相关性,观察取钉时是否有螺钉松动、变形、断裂等并发症,评估在不同的AO分型中最终形成空壳有无差异并研究空壳的相关临床意义。
结果:(1)AO不同分型骨折空壳现象形成的比例不同,主要集中在A3型(68.18%),其次为A2型及B2型(50.00%),再者为B1型(33.33%),A1型最少(22.22%)。空壳形成的位置主要在椎体前2/3(74.43%),其次为涉及椎体前2/3和后1/3(28.57%),无单独在椎体后1/3(0.00%)。载荷评分越高,越容易形成伤椎空壳现象(p=0.002<0.01)。(2)①伤椎前缘高度:空壳组(设为A组)和非空空壳组(设为B组)在取钉前、后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及丢失率比较都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伤椎前缘高度A组丢失比B组明显。②伤椎后缘高度:A组与B组在取钉前、后伤椎后缘高度压缩率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取钉前、后伤椎后缘高度丢失率比较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空壳对伤椎后缘高度存在影响,但影响相对较小。③后凸Cobb角:A组与B组两组在取钉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及Cobb角丢失度比较都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A组Cobb丢失比B组明显。(3)空壳体积:①相关性分析:脊柱载荷评分与空壳体积无相关性(P=0.355>0.05);取钉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及Cobb角丢失度与空壳体积都呈正相关(P<0.05),相关性显著;②回归分析:取钉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丢失率、Cobb角丢失度与空壳体积回归分析结果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空壳体积空壳体积越大,矫正高度及矫正角度丢失越显著。(4)并发症:随访时1例形成空壳病人发生断钉现象,其余病人均未发生螺钉松动、变形、断裂等情况。
结论:胸腰椎骨折的AO不同分型中空壳现象形成的比例不同,其中主要集中在A3型;载荷评分越高,越容易形成伤椎空壳现象;对于容易形成空壳现象的骨折(如A3型)和载荷评分高的骨折,术中可作预防性植骨,预防伤椎空壳现象的产生;空壳的位置主要分布在伤椎前中柱,尤其是前柱,术中应重视伤椎前中柱的重建,尤其是前柱的重建;空壳是影响椎体高度、后凸Cobb角丢失的重要因素;空壳体积越大,对椎体的高度、后凸Cobb角的丢失影响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