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大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明确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并把这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契约履行与否的关键在于信用,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完善的市场经济必定伴随着完善的信用体系,可以说信用的发展情况一定程度上检验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诚实守信一直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曾有这样的警句: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可见信用在我国自古就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信用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然而我国目前还没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得到全社会认可的信用评价体系,这严重影响了我国信用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根据自己国情设立的信用指数,才能更加准确反应本国的信用水平。本文正是从我国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基本国情出发,针对转型时期的经济体制分析信用评价的有效指标,同时吸收国外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力图编制适合长期评价我国信用水平的指标体系。本文的信用指数指标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对信用体制的内在形成机制分析,研究信用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从中找到合适的指标;(2)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评价,最后通过改进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将两种指标结合起来得到综合评价结果。(3)以社会信用体系的横向结构作为信用指数指标体系的大类指标划分的理论依据,以社会信用体系的纵向结构作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的划分依据,并结合信用经济学理论,形成微观与宏观指标组合、静态和动态与指标组合、国内与国外指标组合、国家与个体的指标组合相结合指标结构,从而增强指标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对事件的敏感程度和及时反映程度。正如考核机制有激励员工的作用,一套科学合理的信用评价体系,能够对社会各界的信用行为产生激励作用,同时发现信用体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相关政策方针的及时制定和实施,提高我国的信用水平,促进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信用社会的建立,使我国早日成为征信国家,塑造我国在世界上的信用大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