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AB)是重要的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常表现为多重耐药,易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菌血症、泌尿系统感染、脑膜炎、软组织感染及腹腔内感染等严重感染,临床治疗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研究其耐药分子机制,对于控制和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监测四年间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耐药性变迁,筛选多重耐药菌株,分析其同源性,测定主要的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产金属酶SIM-1菌株的整合子结构,明确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克隆相关性及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型。
材料和方法:
1.收集我院2004年7月~2008年6月临床分离的1370株鲍曼不动杆菌,应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药物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4软件对菌株和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经SPSS13.0软件用χ2检验对细菌耐药率进行分析。
2.收集我院2008年10月~2009年6月临床分离的33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应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2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菌株的同源性,PCR扩增和产物序列分析明确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和A类β-内酰胺酶基因型。
3.选取上述33株MDRAB中的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采用E test法测定12种药物的MIC值,三维试验检测β-内酰胺酶表型,PCR法扩增和产物序列分析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和整合子基因盒,碱裂解法抽提质粒,接合和转化试验检测耐药性的传递。
结果:
1.2004年7月~2008年6月四年间我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占所有分离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10.23%(1370/13398),2004-2005年度、2005-2006年度、2006-2007年度和2007-2008年度其检出率分别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和第三位,表明该菌是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之一。
2.从标本分布特点来看,历年来各类标本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总体上以痰液最多且占绝对优势(87.74%),其次为分泌物(3.36%),其它标本只占少数。从临床科室分布情况来看,历年来不同科室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总体上以监护病房最多(63.58%),其次为神经内科(9.20%)、神经外科(8.61%)和呼吸内科(5.11%),存在明显的科室集中趋势。
3.13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都不高,只有阿米卡星(79.31%)、亚胺培南(58.58%)和氨苄西林/舒巴坦(53.50%)三种药物的敏感率在50%以上,而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头孢曲松、头孢替坦和头孢唑啉五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接近100%。2004年~2008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
4.2008年10月~2009年6月临床分离的33株MDRAB的标本来源以痰液最多见(84.8%),且在监护病房检出最多(51.52%);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显示,米诺环素的耐药率最低(0),其次为多粘菌素B(39.4%),其它药物的耐药率均在75%以上,其中对革兰阴性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90.9%。
5.33株MDRAB根据PFGE条带分析发现其中30株属于主要的流行克隆株A,并且可分为A1、A2和A3共3个亚克隆,分布于7个不同的临床科室;另有3株为散发克隆株B、C和D。
6.33株MDRAB中有31株扩增出blaOXA-51组基因,通过测序确认为blaOXA-66基因;30株扩增出blaOXA-23组基因,通过测序确认为blaOXA-23基因;1株扩增出blaSIM-1基因,通过测序确认为blaSIM-1基因。未检测出blaOXA-24组、blaOXA-58组和blalMP型、blaVIM型基因。2株b/aOXA-51组基因阴性菌株经PCR扩增16S-23SrRNA基因,通过测序确认1株为Acinetobacterbaylyi,1株为不动杆菌基因种型3。ISAbal/OXA-23阳性28株,ISAbal位于OXA-23基因上游34bp。未检测出ISAbal/OXA-66阳性菌株。
7.33株MDRAB中有29株扩增出blaTEM型基因,通过测序确认为blaTEM-1基因。未检测到blaSHV、blaPER、blaCTX-M-1、blaCTX-M-2、blaCTX-M-9、blaVEB、blaGES和blaKPC型基因。
8.1株Acinetobacter baylyi为产金属酶SIM-1菌株,同时产OXA-23酶,且ISAbal/OXA-23阳性,ISAbal位于OXA-23基因上游34bp。未检测出blaOXA-51组、blaOXA-24组、blaOXA-58组和blaIMP型、blaVIM型基因,同时A类β-内酰胺酶TEM、SHV、PER、CTX-M-1、CTX-M-2、CTX-M-9、VEB、GES和KPC亦阴性。
9.blaSIM-1基因位于Ⅰ类整合子上,该整合子包含四个耐药基因盒blaSIM-1、arr-3、catB3和aadAl。
结论:
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离率较高,多重耐药现象严重且存在同一克隆株的播散流行;MDRAB可产生多种β-内酰胺酶:OXA-23、OXA-66、TEM-1和SIM-1,并且插入序列ISAbal与OXA-23关系密切,可能与耐药基因的获得和表达相关;blaSIM-1基因位于Ⅰ类整合子上,可能导致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传播。深入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耐药株的流行分布,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防止耐药株的流行播散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