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结构改性及其电热性能探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s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速铁路正在向超高速(时速500km)方向发展,高速动车组普遍采用变频调速交流传动系统,变频调速牵引电机是高速动车组的九大关键技术之一。在超高速动车组运行工况下(高频陡脉冲电压的强电场和频繁短时热过冲的强温度场),现有绝缘系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绝缘设计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变频调速牵引电机目前采用的绝缘材料聚酰亚胺(PI)是一类主链带酰亚胺环的工程高分子材料,具有突出的介电性能、热力学性能和机械特性,在介电绝缘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机掺杂物对材料的影响机理的研究已经相对深入,但结构对于工频环境下PI膜电热性能的影响鲜有研究。研究结构对PI薄膜电热性能的影响,对延长变频电机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三层结构对PI薄膜电气特性的影响,改进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三层结构(PI/A1203-PI-PI/A1203)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观察了其微观材料特性。测试其介电频谱、热失重等材料性能,探究层间界面对PI薄膜电气及热性能影响。为了探究三层复合薄膜在电热联合老化作用下的耐电晕性能,模拟变频牵引电机工况环境,在高频陡脉冲和强温度场作用下对纯PI薄膜、单层PI/A1203复合薄膜和三层复合薄膜进行耐电晕试验,记录试样的寿命,测试试样的表面放电特性,介电频谱和红外光谱。最后,基于三层结构PI薄膜在在电热联合老化作用下的寿命数据,建立了三层复合薄膜电热联合老化寿命模型。为改性后的聚酰亚胺复合薄膜在电热联合作用下的寿命进行评估与预测。
其他文献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行业,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但是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这也是长期性的问题。当然这也与电力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相关,电力工程项目往往环境比较复杂,而且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比较低,人身安全成为电力施工现场的一个重要问题,管理者应该精细化管理各项工作,实现整个项目的全面控制。可以说,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是当前首要的问题。随着
电网调度员仿真培训系统(DTS)用于培训调度人员日常调度,以及处理紧急事故和决策的能力,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基于在线运行的地区电网EMS系统环境下,本文设计并实现了电网故障仿真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故障仿真系统主界面、研究态设置、电网故障设置、电网故障仿真核心程序及其与EMS数据和图形的接口和故障仿真结果显示等部分组成。(2)在已有简单故障仿真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全逻辑判断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