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自然而然的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课程改革,凸显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紧迫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和平台。拥有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才会有所保障。本文在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剖析的基础之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充分的了解、调查,利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及访谈法,综合分析了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个人因素与环境因素,从而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途径与策略。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简要叙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在新课程改革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之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明确进行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主要从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在对专业与职业两个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区别的基础之上,对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概念进行界定,进而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本论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主要从课程目标的变革、课程内容的变革以及学习方式的变革这三个不同的角度,阐述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的挑战与要求。第三部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结合实习过程中与在职物理教师的接触,分析了解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从教师发展的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个人因素包括: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专业自主受到限制;教师职业压力过大,造成职业怠倦及相关心理问题。环境因素包括:教师文化的封闭性限制了教师专业发展;社会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评价指标过于单一,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第四部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在对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整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个人发展途径:强化自身专业发展意识,增强专业自信;更新教育理念,完善职业道德修养;自觉制定自我展业发展规划;教师要进行自觉的自我反思。外部支撑策略:打破教师文化的封闭性,构建合作型的教师文化组织;打破集权管理模式,实施民主化管理;实施发展性的评价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社会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