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柏人工林更新机制及影响因子初步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林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36%,对我国森林总体质量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长期追求重造轻管,人工林质量普遍较低。森林更新对森林稳定和效益的持续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天然更新周期长、限制因子多加之长期缺乏经营管理,使得人工林更新效果极差。随着上世纪从五十年代以来营造的大面积人工林陆续进入成熟或过熟林,人工林更新就显得格外必要。侧柏是石灰岩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在山东省青石山区分布面积大且多为人工林。对侧柏林的调查发现,其林下更新参差不齐。更新过程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建立阶段对外界环境反应十分敏感。本文以泰安市东平县洪顶山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对侧柏人工林林下更新过程中种子萌发和幼苗建立开展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以期找出关键限制因子和更新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人工促进更新技术。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林分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有着一定的影响。低密度林分的土壤pH值、全盐量和全磷含量均显著高于中高密度林分,而全氮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密度间的林分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月份间差异极显著,低密度林分含水量最低,显著受到降雨量和温度的影响。(2)土壤种子库密度受时间的极显著影响,密度在九月份种子成熟时达到最大,高密度林分中的土壤种子库密度最大;种子活力从成熟后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当年种子成熟前最低。(3)不同林分密度下更新幼苗的生长差异显著。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幼苗的苗高和地径逐渐减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逐渐降低,根生物量比先增加再降低,茎生物量比降低,叶生物量比增大。林分过密更新幼苗矮小,根系也不发达,叶生物量占比增大。林内自然萌发的当年生小苗明显减少,保留率极低。(4)生物因素母树年龄和种子大小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有着显著影响。随母树年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增加,但萌发后幼苗生物量除茎生物量外均显著降低。在种子大小上,大种子比小种子有着高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大粒种子的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对应大于小粒种子的,这种影响在逆境下更为明显。(5)环境因素土壤含水量和枯落物覆盖厚度对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有着显著影响。随聚乙二醇(PEG)浓度增加,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和活力指数(Vi)显著降低,平均发芽时间(MGT)显著增加,PEG浓度达到20%时种子发芽率为0;胚芽长(GL)、胚根长(RAL)、胚芽/胚根、根长(RL)、根表面积(RSA)和根体积(RV)随PEG浓度增加显著降低。随枯落物覆盖厚度的增加,侧柏种子的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发芽指数和苗高呈先增加再减少,地径呈波浪式增加,根、茎、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呈先增加再减少,幼苗根生物量比与根冠比呈波浪型增加。在2cm出表现最好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通过研究提出如下建议:适时间伐保持合适林分密度是保证林下更新的关键措施,密度保持在1300株/hm~2左右为宜;种子库密度较低且林下更新差的地方可通过适时人工补播辅助更新;合理调控枯落物覆盖厚度可有力促进林下更新,枯落物覆盖厚度为2cm为宜。
其他文献
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构成连续三维网络结构的多孔材料。这个特殊的结构赋予其独特的特性,如超高比表面积、高孔隙度和极低热传导率等。其具备的独特结构和优异的性能使其在
<正> 牙周夹板是牙周病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牙周病所致松动牙的固定及恢复其咀嚼功能效果明显。目前临床所采用的牙周夹板有多种。笔者将铸造舌面板式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