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诊断价值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n2503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多层(16)螺旋CT冠脉造影技术,评价MSCT发现冠状动脉发育异常及分类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758例接受多层螺旋CT心电门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中,发现44病人有冠状动脉发育异常。44例病人冠状动脉发育异常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中位年龄:64.0±11.7岁(37~87岁),病人分成两组:(1)24例病人怀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偶然发现各种冠状动脉发育异常;(2)20病人导管冠状动脉造影后,行多层螺旋CT扫描,确定可疑发育异常冠状动脉的三维立体结构。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方法包括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ultiple 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曲面重建(curved planarreconstruction,CPR) 结果: 1.28病人判定为冠状动脉主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起源和走行异常,其中有13例判定为有潜在危险的冠状动脉畸形,因为其走行于主动脉根部和肺动脉干之间,分别为右冠状动脉11例,左冠状动脉2例。 2.另有12例判定为冠状动脉主支起源异常,没有血液动力学变化,分别为主要冠状动脉起源异常10例,冠状动脉周围分支起源异常2例。 3.4例判定为冠状动脉瘘,均有复杂的供血动脉。 4.44例中有20例MSCT检查前有选择性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与MSCT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其仅准确诊断11例(准确率55%)。 结论:MSCT可替代冠状动脉造影,无创准确地诊断各种冠状动脉先天发育异常及其复杂畸形,并可立体显示其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
其他文献
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新的数学建模方式,它具有通过学习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阐述了其基本原理,并以典型实例验证。 Artif
在异形词的界定问题上,汉语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异形词的比较合理的界定应该是:具有同一种意义及几种书写形式、读音相同或相近、内部结构相同的一组词,是同一个词位的
研究目的:本研究将通过质性研究和问卷调查,了解哮喘儿童家庭自我管理的问题和对医院健康指导、管理的需求及意见,并通过规范医院管理、构建综合管理模式,探讨干预模式对哮喘
目的: 研究高龄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内的发生和分布规律,分析外周动脉狭窄与心脑血管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外周动脉狭窄能否作为研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窗口,从而界定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