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梁柱集中塑性铰模型参数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hao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保证结构弹塑性分析计算的准确性,需建立能够准确反映构件力学性能的结构计算模型。集中塑性铰模型常被用于模拟RC梁、柱构件,该方法能有效表征构件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弹塑性响应,且计算效率高,但计算精度受本构模型参数直接影响,需通过试验数据从构件层次进行本构参数标定。目前常基于经验公式对集中塑性铰模型参数进行选取,模型参数与构件特征参数间存在复杂的联系,拟合的经验公式因缺乏充足的泛化能力而导致计算结果存在较大误差,具有强大非线性逼近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算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适用于建立模型参数与构件特征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本文基于大量RC梁、柱低周往复试验数据,用神经网络建立RC梁、柱构件与Pinch-IMK模型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RC梁、柱集中塑性铰模型参数预测模型(HLPM),对RC梁、柱Pinch-IMK模型参数进行预测,提高框架结构弹塑性分析的准确性。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建立试验数据库。收集整理91根RC梁和243根RC柱的低周往复试验数据,分别建立数字化RC梁、柱低周往复试验数据库,涵盖工程设计常用的控制特征参数,具有较强适用性。数据库包含1)基本信息:破坏形态、加载方式、材料强度、几何信息及配筋信息;2)试验结果:基于文献中试验结果得到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2)基于RC梁、柱低周往复试验数据进行Pinch-IMK模型参数辨识,得到可用于神经网络训练和测试的数据集。通过参数影响分析筛选出4个关键滞回参数。提出考虑滞回曲线的恢复力、滞回耗能和再加载段刚度的微分进化算法适应度函数,并以其作为评判滞回曲线拟合效果的综合误差公式。开发参数辨识可视化程序,采用几何算法对骨架参数进行参数辨识,采用微分进化算法对关键滞回参数进行参数辨识。(3)评估现有方法的计算误差。对数据库中所有试件采用经验公式和截面分析进行骨架参数计算,并与参数辨识得到的骨架参数试验值进行对比。除截面分析的计算峰值承载力平均精度较高外,现有方法计算骨架参数的误差普遍较大。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往往高估RC梁的承载力,低估RC柱的承载力;截面分析对于RC梁的计算结果通常没有出现明显的强度下降段,其延性与试验不符,对于轴压比较大的试件,往往低估试件的延性,过早出现强度软化的现象。(4)构建RC梁、柱集中塑性铰模型参数预测模型(HLPM),并评估模型预测误差。通过神经网络建立RC梁、柱特征参数与Pinch-IMK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交叉验证法通过网格搜索确定神经网络超参数,基于现有经验公式和输入变量扰动分析方法对输入特征参数进行筛选,构建HLPM。将HLPM预测骨架特征点参数与截面分析结果、现有经验公式计算结果作对比,可知HLPM预测结果有更高的精度;将基于HLPM预测参数计算的滞回曲线与基于经验公式的IMK模型计算结果、纤维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知HLPM预测滞回曲线综合误差最小且处于较小值,预测滞回曲线更为准确,能够较好地表现RC梁、柱的承载力、强度退化、刚度退化和捏拢效应。
其他文献
“规划实施以后,这里将会建成一个生态自然、环境优美的特色边陲小镇。”近日,在西藏分院项目部,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地勘三院)项目负责人李宁介绍道。近年来,地勘三院聚焦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坚持地质服务先行,选派优秀地质队员,长期驻扎一线,为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期刊
经典复分析中关于全纯函数模的最大值的Hadamard三圆定理,有多种形式的推广,用来刻画某些函数或是偏微分方程解在无穷远处的性状。近来,刘刚证明了K¨ahler流形上的三圆定理,并利用它研究了多项式增长的全纯函数。相应的,在Riemann情形,丘成桐等数学家对多项式增长的调和函数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引入了调和函数的频率函数。频率函数的单调非减性等同于积分形式的三圆定理。与此同时,离散几何,特别是离散
目前,油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如何高效分离油水混合物成为油水分离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纤维素基多孔材料由于具有环境友好且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在油水分离领域被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的纤维素基多孔材料大多存在原料成本高、机械性能差、吸收能力低等缺点,难以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因此,降低纤维素基多孔材料的制备成本和提高其机械性能是扩大其在油水分离领域应用的关键。近年来,研究人员将纤维素和其他生物高分子复合,成功制备出
刘震云的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作为新世纪以来文坛重要的作品之一,通过普通民众的人生揭示了国民精神的孤独感和失落感,阐释了最简单也最深刻的平民哲学。文章试图通过表现《一句顶一万句》中的孤独意识,从语言和存在两个角度对孤独意识加以分析,探究国人孤独意识产生的根源,揭示"说话"对于人的生命和生存的重要性,探究现今国民该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种孤独意识,从而帮助国民消解内心深藏的孤独感和无处安放的精神寄托,改
童车是家庭育儿不可或缺的儿童用品,金属管件作为构成童车的主要零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童车的安全性,因此童车金属管件质量管控是企业重中之重。本文根据某知名品牌童车生产企业的实际需求,将机器视觉检测技术运用于童车金属管件加工质量检测中,研究相关检测算法和检测装备,推动企业实现童车金属管件的高精度、智能化、高效检测。论文从通用化视觉检测、多精度检测、基于神经网络的缺陷分类技术等3方面展开,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2016年后在“健康中国”的倡导下,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加速发展,国内一线城市出台相应管理办法,规范无障碍设计建设进程。同时无障碍(barrier-free)理念的内涵加深外延拓展,业界倡导的通用设计(univercial design)应为包括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弱势群体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城市环境,因此无障碍设计建设迈向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发展阶段。居住区是社会活动发
南汉国是广州历史上第二个建都的王朝,该时期的城市和宫苑园林建设在广州的城市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为宋代广州三城格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极大地扩大了广州城的建设范围,宫苑园林的建设也对后世公共空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时代建设背景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论证南汉国在广州境内营建的宫苑园林,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文献与遗存实物互证、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并对都城的布局规划、宫苑
驾驶员监控系统已成为防止分心驾驶和保障交通安全的必备技术,国内已强制要求部分车型安装驾驶员监控系统,但目前系统中的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算法仍然存在容易受到背景干扰导致准确率低的问题。因此本文设计了基于人像分割的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算法,并将其应用在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系统中。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基于人像分割的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算法研究。针对驾驶员异常行为识别算法容易受到背景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压力逐渐上升,公共交通的发展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常规公交作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水平与安全性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公交车辆进出港湾式公交站过程中,其换道行为具有强制性,极易导致公交停靠站周围交通流相互交织,从而产生潜在的交通事故风险。因此,本文基于交通冲突时空分布特性对港湾式公交站的风险区域识别及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改善港湾式
糖尿病难愈创面作为糖尿病并发症,有着复杂的伤口微环境以及病理生物缺陷,这严重阻碍了创面的正常愈合。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快速促进糖尿病难愈创面愈合的生物活性创面敷料意义重大。具有高生物活性的生物活性玻璃对糖尿病难愈创面有着良好的疗效,基于此,本文将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与抗菌Gelatin、PCL复合制备了新型纳米纤维皮肤创面敷料,并研究了材料组成和结构对皮肤愈合相关细胞造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