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源WebGIS的遥感数据可视化模型研究与实现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国家航空、航天科技以及遥感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数据的应用已经深入社会建设的各行各业。随着行业发展对遥感数据应用需求的不断加深,如何对每日以指数形式增长的海量遥感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提高对遥感数据的共享分发质量成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传统遥感数据共享服务模式可视化程度不足,用户在线交互方式单一,开发成本高并且系统结构复杂,严重影响遥感数据的共享服务质量,制约遥感数据的应用转化效率。在此背景之下,提出一种基于开源WebGIS的遥感数据可视化模型设计实现思路,结合开源软件技术的灵活性和WebGIS良好的空间地理特性等优势,从提高可视化效果角度入手对新的遥感数据共享策略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及研究重点如下:1、对遥感数据可视化系统研究的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进行调研。本文首先对WebGIS的基础理论展开论述,分析其实现策略、模式以及特征;然后论述了GIS服务器GeoServer、空间数据库PostSQL/PostGIS、以及客户端OpenLayers等多种开源WebGIS软件技术的功能特点;另外,对瓦片地图缓存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2、构造了一种基于开源WebGIS的遥感数据可视化三层模型结构。在研究开源WebGIS相关技术与理论的基础上,采用J2EE框架技术设计模型的Web主体结构,对多种开源软件构建的数据库、地图数据、影像文件等服务进行资源整合,结合WebGIS客户端的前端呈现与交互,构成“数据-逻辑-表示”的三层模型结构。3、可视化模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研究并设计实现基于预缓存的瓦片地图服务,将预先切分的基础图层瓦片作为静态数据,与需要实时生成的动态地图数据服务相结合以降低服务器端系统开销,从而提高地图加载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OpenLayers的缩略图在线贴图预览方法,通过计算遥感数据的实际地理空间偏转角度,实现原始未经几何纠正的数据缩略图在线贴图预览的功能,提高数据可视化的质量;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分层控制的检索数据列表与地图元素联动方法,来解决地图内与地图外数据的一致性问题。4、实例系统应用。通过论述可视化模型及其关键技术在实例系统中的应用情况,说明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灵活性,并总结分析论文工作对提高遥感数据共享服务质量的效果及意义。
其他文献
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对于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为了使技术创新人才保持良好的工作热
共享发展理念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我国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而提出的。近十年来,我国在共享发展方面已经初步获得进展,但农村贫困问题依然突出,是当前及今后一个阶段需要
述情障碍以不能适当地表述情绪,缺乏幻想和实用性思维为特征.目前普遍地认为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精神疾病,可以认为一种人格特征,也可能是某些躯体或精神疾病状态下的心理表现,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海底山体滑坡等产生的大洋行波,破坏性极大,准确及时的进行海啸预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实现海啸早期预警,相关业务单位采用CTSU海啸数值模
利用非线性反馈控制实现了不确定混沌系统对任意信号的到达跟踪控制问题。根据系统结构特点选取合适的反馈方式,设计非线性控制律,并由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证明了误差信号指数
【目的/意义】为了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和系统协同效应,电子商务价值生态系统必须进行协同发展。【方法/过程】本文构建电子商务价值协同生态系统,从协同要素、协同结构、协同
风险传播研究是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风险传播和风险传播模型,考虑邻居节点之间的相互影响,重新定义了信息系统网络节点的初始负荷和节点崩渍与失效的概念
[摘 要]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多维、移动、定格、闪烁、同步解说、色彩变化等手段表达教学内容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起着积极的作用。它丰富了教学内容,能起到帮助学生尽快建立动作概念的作用;能使内容多样化,增加学习技术时间,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技术结构复杂的动作,能降低完成动作的难度;能起到清除顾虑、克服惧怕心理的作用;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教学的整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于形成的错误动作,能起到纠正错误的作用。  
[摘 要]新课标对我国初中阶段的历史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采用分层法对学生进行分组,充分利用小组开展集体讨论、批改练习、合作背诵等,能有效提高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合作学习;策略  一、采用分层法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1.层次分组法的目的和实施步骤。在初中阶段,教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开展历史
针对“建构式生态课堂”中的交流展示环节,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范围要明确、形式要明确、对象要明确、内容要明确、时间要明确等看法,意在提高教学效果,推进课堂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