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蛹虫草因其良好的食药两用性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它更是研究虫草属真菌良好的模式菌。当今,蛹虫草的研究从蛹虫草的生长发育的基础性研究,到分子生物学的前沿探索,从人工栽培技术的突飞猛进,到其活性组分的深入研究与提纯发酵。人们正逐渐步入一个高效利用蛹虫草的时代。 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蛹虫草。首先,从野生型蛹虫草菌种进行子座培养,发现其子座具有一定的表型多态性。取不同表型的蛹虫草子座共8种类型,分别取不同类型子座的顶部和基部共选取了15个菌株再进行一次子座培养实验。可以发现:1.蛹虫草的子座表型没有一定的稳定遗传规律,即使是所谓“退化”的块状的子座4#菌株也能得到正常的子座,还表现出明显的子座表型多样性。2.多种类型的蛹虫草子座表型都具有产子座能力,但即使从优良表型的子座获得的菌株也可能产生明显的退化,不能单纯将子座表型作为菌株优选的标准。3.从同一个子座的不同部位分离得到的菌株,所得子座表型基本一致,倾向于采集子座顶部的部分分离菌株。 其次,通过包括白光、蓝光、黄光、红光和黑暗的不同光照探讨其对蛹虫草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子座生长发育和类胡萝卜素作为蛹虫草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红光能显著抑制蛹虫草菌丝营养生长,蓝光有利于蛹虫草菌丝的径向生长,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长度增加。在营养条件丰富的情况下,光照对蛹虫草分生孢子有抑制作用,红光最为明显,黑暗条件下分生孢子的量是光照条件下的100倍。针对光照影响蛹虫草菌丝类胡萝卜素含量发现:只有在光照的条件下,蛹虫草才能合成类胡萝卜素,其中白光光照更有利于其类胡萝卜素的积累。针对光照影响蛹虫草子座生长发育及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1.有一定光照和黑暗交替能加快原基形成速度和子座的生长发育速度。2.持续的光照也有子座的产生,但是子座生长速度明显变慢。3.黑暗条件下蛹虫草不能形成子座,红光对蛹虫草子座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一定的光照和黑暗交替有利于蛹虫草子座类胡萝卜素的积累,红光不利于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合成积累。 在选定光照和黑暗两种条件不同氮源和碳源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如下规律:1.亮氨酸、酪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脯氨酸作为氮源,蔗糖作为碳源条件下可产生原基,有转化为子座的能力。2.蔗糖作为碳源与其他氮源的配合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营养丰富的沙氏培养基。玉米作为复合型碳源更适合蛹虫草菌丝类胡萝卜素积累。3.氮源对分生孢子的产生影响很大,赖氨酸等作为氮源不产生分生孢子,谷氨酸等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更多的分生孢子,硫酸铵等光照和黑暗条件对分生孢子数量影响不大,多数黑暗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产生。而硝酸钠作为氮源,不同碳源条件黑暗条件下分生孢子量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