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化媒体的广泛普及,促使我国传媒行业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新闻生产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接受新闻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与之相对应,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消费倾向也随之发生了转移,开始转向利用智能手机等设备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和渠道了解国内外新闻。在这种背景下,受众新闻意识的觉醒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大众参与新闻生产的进程、社会化媒体的出现以及参与式文化的兴盛唤醒了受众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加上大众对优质新闻的刚性需求也使小众化、专业化新闻诉求得以凸显。众筹新闻的出现,既是基于上述条件的成熟,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对定制化、专业性新闻的诉求。随着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类信息、知识井喷式爆发,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丰饶时代。传媒行业中的媒介、信息、受众也以碎片化的方式迅速分解,越来越多的受众希望能从海量的信息世界找到感兴趣的小众化新闻。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消费者接受和消费的成本,更有可能以低廉的成本关注到小众的消费市场曲线“尾部”的新闻,以致对其的关注产生的总体效应会超过“头部”。这便是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于2004年提出的长尾理论中对经济模式描述的题中之义。这里的长尾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小,即长尾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少,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是长,即便长尾市场不大,但数目繁多。他认为,要是把大量非热门的利基产品聚集起来,就有可能形成一个能够跟大热门相抗衡的市场。尽管对该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却也同样适用于互联网条件下的新闻消费市场。在新闻传播领域,长尾理论的重点主要体现在受众开始从位于需求曲线头部的少数大热门新闻转向位于需求曲线尾部的数量众多的非热门新闻。本文主要借鉴长尾理论中降低利基产品成本的三种强大力量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众筹新闻的生产流程、传播特性以及对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改变,从理论层面对众筹新闻进行较为全面客观地分析,希望能为众筹新闻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然后,结合长尾理论,通过对众筹新闻生产、传播、过滤三个环节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众筹新闻在新闻消费市场的生产机制。更为重要的是,本文在利用长尾理论分析众筹新闻的生产机制时,也会结合适当的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加以论证。本文属于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意在借助长尾理论的框架和核心思想对众筹新闻的生产机制进行探讨和研究,力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研究思路,为众筹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思路,促进众筹新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