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弱化界面模型与非连续变形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非连续块体系统的模拟,非连续变形分析(DDA)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非连续块体系统的运动特性主要受到块体间节理界面强度的影响。本文以DDA的界面强度模型作为研究重点,以评估DDA方法计算块体系统临界稳定的准确性和模拟系统破坏过程的能力。本文首先通过经典算例“斜面上的单个滑块”,检验了原DDA(Shi[1])所采用的摩尔—库伦节理破坏准则,发现当考虑粘聚力时,粘聚力会在一定情况下被不合理撤去,DDA的临界稳定分析会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偏于保守。本文在DDA中引入了界面强度随界面相对位移变化的界面模型(即强度弱化界面模型)。采用块体间相对位移作为粘聚力撤去的标准可准确考虑粘聚力并准确分析临界稳定。改进的强度弱化界面模型还可以考虑材料的强度弱化特性,并用来模拟滑坡等系统的渐进破坏过程。为检验这一改进的算法,本文给出了两例滑坡渐进破坏的算例,其破坏模式表现出明显的先后两阶段过程:一个相对缓慢、自上而下的渐进破坏阶段,和一个快速的、大规模的整体快速滑移破坏阶段。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以朗肯和库伦土压力理论为基础的DDA模拟土体的方式,并采用改进的DDA方法分析了钱塘江临江古海塘结构在多种实际工况一的破坏机制和稳定性,为古海塘的保护和维修加固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它为植物提供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农业生产中,由于叶片早衰而造成许多作物减产。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延缓衰老,延长光合功能期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