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蛇行减振器特性试验及对动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unc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蛇行减振器是保证车辆高速运行稳定性及平稳性的关键部件,其动态特性对高速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在Maxwell等效参数化模型基础上,通过搭建的抗蛇行减振器力学特性试验台,得到不同型号抗蛇行减振器的动态刚度和阻尼特性实测数据,并通过Simpack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研究实测不同抗蛇行减振器特性对高速动车组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为高速动车组抗蛇行减振器的优化和选型提供借鉴。首先,建立抗蛇行减振器等效参数化Maxwell模型,分析减振器阻尼力与振动速度、振动位移及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减振器动态阻尼、动态刚度公式。介绍了抗蛇行减振器的频带吸能模型:低频阻尼显著效应及高频刚度显著效应。搭建抗蛇行减振器动态特性试验台,通过实验分析,得到抗蛇行减振器在不同激励条件下的动态刚度、动态阻尼及阻尼力与振动位移之间的相位角。实验表明,抗蛇行减振器具有明显的幅变特性及频变特性。不同抗蛇行减振器动态特性有明显差异,相同减振器在服役过程中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动态性能发生明显改变。最后,通过Simpack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建立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及基于试验实测数据的抗蛇行减振器力元模型,考虑不同特性抗蛇行减振器在特例工况下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低锥度踏面下,容易发生一次蛇行失稳,应选择低频下阻尼较大的抗蛇行减振器;高锥度踏面下,车辆高速运行时容易发生小幅值蛇行,引起构架横向加速度较大,甚至超限报警,应充分考虑抗蛇行减振器在高频时的动态刚度。
其他文献
到2015年底,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0%以上。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在实际运营中采用5分钟最小追踪间隔时间,极大地限制了高速铁路运输能力的
为分析由不同村料组成的任意多层层合梁的弯曲性能,以一矩形截面层合梁为例,采用相当截面法确定了组合截面中性轴的位置,利用静力平衡条件建立任意多层复合村料层合梁横截面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是推进人才、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而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需要全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努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对材料及材料表面进行光学微结构加工的需求越来越大。当前对样品表面进行光学微结构加工的主要方法有,基于同步辐射光源的LIGA加工技术,电子束刻蚀(EBL)
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是铁路信号重要设备之一,是信息传输的载体,若发生故障不仅会影响运输效率,甚至还会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科学合理的维修决策是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的人口大量增加,城市交通运输压力不断增大。城市轨道交通以其速度快、运输力强、舒适性高以及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低等优点成为大中型城市解决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