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进程步入深水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步入了矛盾凸显期,与此同时,社会迈入到了多元舆论生态下人人皆有话语权、皆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参政议政能力也在不断提升,除了依靠报刊杂志等传统媒体,公众还普遍借助互联网、手机短信和微信平台等各类新媒体来对公共事件发表看法,对公共部门进行舆论监督,网络反腐愈演愈烈,媒体监督越来越强。面对这样的新媒体环境,政府等各类公共管理部门的危机公关能力亟待提高。本文以笔者生活居住所在城市、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深圳为例,深入探究深圳市的政府机构、公共性国有企业等公共管理部门在新媒体环境下应对、处理各类公关危机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危机处理水平与能力,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精心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深圳市公共管理部门应对公关危机正反两方面教训的案例,在进行充分的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深圳市公共部门危机公关处理的相关建议。本文采取的主要研究工具与方法是属于公共管理学范畴的危机公关理论与案例(实证)分析、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危机公关理论是政府公共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与大众传媒学有所交叉,但是视角迥然而异:前者侧重于如何从公共部门公关管理的角度来化解和应对危机,乃至于化危为机,后者倾向于从传媒学或者新闻传播学的角度阐述如何促使公共部门以更加理性和科学的态度对待公共危机。本文试图以公共管理理论的有关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桥梁,搭一条便捷快道,拿深圳为例来“解剖一个麻雀”,认真剖析一下中国地方政府等公共部门公共危机处理与应对的得与失,通过较为真实、丰富的直接或者间接实践经验,以及较为深入的理论思考,探究我国地方政府等公共部门在危机公关方面面临的问题和情况,用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努力找出危机公关、化危为机的相关原则、方法以及具体技巧,还有解决问题、提升应对能力的相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