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原始时期距今已年学久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交流较少,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较西藏其他时期而言,社会生产水平低下,人口迁移较为缓慢,文化互动现象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这一时期的西藏工艺美术的出现是整个西藏工艺美术史的公端,它的发展和演变对之后的吐蕃时期乃至今天的工艺美术都有着源头性的意义。在国家提倡“工匠精神”、“文物保护”和“丝绸之路”的背景下,本论文以西藏工艺美术为出发点,对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进行研究。论文的第二章,是对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的相关概念及发生背景的探讨。对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的探讨主要是对西藏原始时期的时间跨度进行探讨和划分,西藏的原始时期的地域范围进行界定,以及对工艺美术下定义,并着重的探讨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的发生。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发生背景的探讨,主要是对西藏原始时期生产力状态和西藏原始时期自然环境的探讨。论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的分布及形制、工艺及功能,借鉴专家学者的分类标准对西藏原始时期出现的石器类、陶器类、骨器类和金属类工艺品作了分类研究。根据西藏原始时期所处的文化背景、经济背景,介绍当时的西藏,尽可能的还原西藏原始时期的文化景观,分析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发生和存在的意义。在论文的第四章,对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征及美学风格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根据笔者所收集的资料,按照工艺美术品类的不同,从造型、颜色、工艺等方面重点研究西藏原始时期的工艺品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美学风格。西藏原始时期工艺美术的文化特征和美学风格部分,主要是综合实物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此外还运用其他学科的理论进行辅助的论证。因为一些原因,西藏原始时期的文物并没有进行完全的发掘,一些已经挖掘的遗址文物资料也丢失严重。所以根据有限的考古资料,论文对西藏原始时期文化特征和美学风格的分析还很有限。我们必须认识到西藏原始时期的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提倡“工匠精神”和“文物保护”战略的今天,研究西藏原始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是对于传承西藏传统工艺美术,还是对发展现学西藏工艺美术产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