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型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城市城乡交通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b6325523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为了转变发展思路和经济增长方式,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国家提出了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部署。城市交通运输作为经济运行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中担负着货物和人移动的重要任务,因此,中小城市的交通也必然需要朝着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方向发展。  文章首先深入分析了“两型社会”理念提出的背景和内涵,对与“两型社会”和“城乡交通规划”相关的思想与理论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明确了“两型社会”内涵对交通的发展要求,并指出了“两型社会”背景引导下的城乡交通规划思想变革之处。  其次,结合当前中小城市的社会经济特征、空间变化特征和交通变化特征,指出当前中小城市主要交通规划指标的不足和局限;同时结合中小城市的交通发展趋势,总结了中小城市在“两型社会”背景下的区域、城市、社区三个层面的交通发展目标和对策框架。  最后,深入分析了与“两型社会”相关的综合指标和当前的城乡交通规划核心指标,依据“两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市城乡交通规划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选取思路,构建了“两型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城市的城乡交通规划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综合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了权重分配,为“两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市的城乡交通建设提供了实际可用的技术标准。
其他文献
以往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古典园林在哲学、美学思想方面更多地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而往往忽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美学思想对园林的贡献.该文正是针对这一现象,通过对儒家
鉴于我国国情及老龄化特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我国的主要养老模式已成为政府和学界的共识。而对既有社区进行适老性改造则是实现这一养老模式的主要途径,不仅能经济、有效地解
由于国家、区域以及城市本身发展的需要,向“世界城市”迈进、进一步提高城市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已经成为上海在未来努力的方向,因此,对“世界城市”发展经验进行总结、为上海向
学位
该文通过对传统建筑气候观念的剖析,以建筑类型学方法对川滇干冷干热地区的传统建筑模式进行空间形态和技术形态的分析,以川滇地区这一特定气候条件下的现代建筑设计为例,提
随着城市发展“严控新增用地,集约利用土地”相关政策的出台,旧城区土地的再开发得到重视。容积率既是空间发展权再分配的博弈焦点,又是旧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由于旧
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正历经高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其人口的膨胀、用地的激增和空间的扩展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变革并引发历史城市传统文脉的缺失。城市形态演化研究意在通
开发区的产生与城市发展有先天的内在联系,依托城市而发展,是城市中实行特定优惠发展政策的产业集聚区。开发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有效带动城市产业升级,增强城市辐射力,促使城市功
在云南抚仙湖湖区,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极为突出.该文以抚仙湖湖区为例,以有机集中与有机分散相结合的生态理念为理论根基,以空间作为载体,围绕着旅游开发过程中城镇空
“城市经营”和“生态建设”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热门话题。“城市经营”是对城市管理模式的一种新的探索,在城市规划从业人员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而在城市政府部门中得到了普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的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并远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成为当前中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与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