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师日常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学困生是老师们一定会碰到的一类学生,作为老师谁都知道,一个班成绩好坏不是看考的最好的学生能给提高多少分,而是看考的最差的学生能给拉低多少分,学困生多了,班里的平均分肯定比同一个年级别的班级要差,会拖慢全班的进度。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班上的平均分,就一定要抓好学困生。只要他们分数上去了,平均分肯定就上去了。本篇论文通过运用文献法,查阅了大量的有关学困生、赏识教育的资料,包括众多相关领域的著作和期刊、论文,对赏识教育、学困生等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排除了不符合本次研究的内容,对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在学困生、赏识教育方面的各项研究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分析、整理了他们对运用赏识教育转化小学学困生所做的实践研究和理论研究,为本次研究奠定了相关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指导。本次研究中,笔者从烟台市某小学中选取一部分学困生作为这次的研究对象,通过观察小学学困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表现,来找出小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在赏识教育的视角下提出转化小学学困生的有效策略,希望能给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们提供一种转化小学学困生的可行、有效的方法。笔者根据选定的研究对象制定了本次访谈所需的访谈提纲,并对学困生的班主任老师、学科任教老师、学困生本人、学困生家长进行了多次访谈。根据访谈内容和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本篇论文将学困生初步分类为学习学困生和品行学困生,从学困生自身原因、学校教育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方面分析了小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从赏识教育的视角出发,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提出了适用于小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建立自信、培养意志;抓住赏识时机,把握赏识力度,注意赏识、表扬与批评、惩罚的关系;用具体的语言,明确指出赏识的行为;制定可操作且丰富多样的评价机制等,并结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理清赏识教育中的误区和问题。笔者希望经过本次研究,能把本篇论文中经过实践以后提出的一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教师平日里的教学实际工作中,给各位小学老师提供一种转化学困生的切实有效的思路和方法,给大家研究出在赏识教育视角下转化小学学困生的可以施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