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竞争也愈加激烈。技术创新能力是帮助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手段,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国企业依靠自身技术研发及吸引外资来获取技术是行不通的。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快速增长,通过OFDI来寻求技术溢出的特征也愈加明显。但是,不同地区的实施效果并不相同,有的地区利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带动了本地区的技术创新,而有的地区并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文试图探讨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及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从而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OFDI逆向技术溢出来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首先阐述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性综述,接下来分析了我国OFDI及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我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理论机制。在实证分析方面,首先以我国2003-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R&D溢出回归模型,运用固定效应方法及系统GMM方法,从全国层面及区域层面检验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得出了OFDI逆向技术溢出能正向促进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并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在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中部次之,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是不显著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我国东部地区OFDI规模占全国的比重高达75%,且人力资本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等较高,对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消化能力较强。然后,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测算出了我国8个典型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样本区间选取为2009-2015年,用L-P方法测算出各行业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了各行业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度。得出的结论: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及高技术信息产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联度较弱,而制造业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灰色关联度较强。最后,将我国区域吸收能力因素,如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及金融发展水平等纳入分析框架中,运用门槛回归方法进一步深入考察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得出人力资本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都与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呈现非线性关系。其中,人力资本水平具有三重门槛值,存在“最优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均存在单一门槛值。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