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重要的儒家典籍,自问世以来学者们以各种方式对其进行研究,或注释、校勘,或辨伪、辑佚。涉及到《论语》成书、义理等诸多方面。近年来的出土竹书文献给《论语》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和新视角。定州汉简本《论语》1973年出土于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中,是现今已知最早的《论语》抄本。本文通过对定州汉简本《论语》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三个问题:一、《论语》的成书时间。《论语》成书的具体时间在公元前428年至公元前400年之间:二、汉简本《论语》的性质。在时间上,汉简本《论语》的出现略早于《古论》,而与《齐论》、《鲁论》大致同时。在内容上,汉简本《论语》以《鲁论》为主体,并杂糅了其它本子《论语》的一些特征;三、汉简本《论语》中异文的分析。汉简本《论语》与今本不同的异文有七百多处,可以分为四大类:假借字、古今字、简省字、误字。在这些异文中,包含了许多与《论语》有关的重要信息。本文试择三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