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一、科学量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土地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二、找出制约土地集约利用的限制因素,为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方向。研究方法:采用多因子综合评分法,研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果:(1)在土地利用程度方面,四个园区的土地建成率都接近100%,土地供应和项目建设的衔接紧密;东川工业园的土地供应率高达89.5%,其余三个园区的土地供应率都在50%左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土地利用结构方面,部分工业园区的工业用地率比较低,房地产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比例较高。(3)在土地利用强度方面,只有东川工业园和生物科技产业园的综合容积率大于2012年全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平均值,其余园区的综合容积率和四个园区的工业用地容积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在土地投入产出效益方面,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土地投入产出效益远高于其他三个工业园区,除生物科技产业园外,其余三个园区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6,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均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5)土地管理绩效方面,无闲置未处理和到期未处理项目用地。研究结论:(1)开发区四个工业园区中生物科技产业园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其次是南川工业园、东川工业园和甘河工业园。(2)开发区的闲置土地处置情况和到期项目处理情况良好,但目前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还不高,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效益方面均存在限制性因素。(3)西宁市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的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工业用地投入产出水平过低,这两项指标理想值最低实现度仅为9.734%和8.737%,严重影响了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土地供应率和工业用地率较低也是西宁市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另外,工业用地容积率和工业用地建筑系数的理想值实现度为86.265%和72.368%,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