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报道中新闻背景的书写,也是对背景中所提及的人和事媒介记忆的建构。在民族新闻中,时常能够看到这样的背景材料,事实上参与着关于少数民族的媒介记忆建构。从媒介记忆的理论视角切入,对其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独龙新闻”中与独龙族及中国境内唯一的独龙族聚居地独龙江乡直接相关的新闻背景为研究对象,将定格在报端的新闻背景视作一种由媒介讲述的记忆,通过回答什么样的过去被用来呈现现在、呈现怎么样的现在、如何呈现等三个问题,尝试对中文报纸所建构的关于独龙族的媒介记忆图景进行勾勒,挖掘这样一些媒介记忆对于独龙新闻的特殊意义。在方法上选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利用Nvivoll软件,对以不抽样的方式从慧科搜索数据库中获得的809篇2002-2016年主流中文报纸报道的“独龙新闻”文本进行分析。从这些新闻背景回顾了一些什么样的往事、提到了一些什么样人物/机构、用到了一些什么样的时间、选择了一些什么样的词汇短语、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过去和现在连接在一起、与新闻事实是如何组合的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呈现。研究发现,独龙新闻的新闻背景所建构的关于独龙族的媒介记忆,是“一部展现党和政府对独龙江深切关怀的壮美画卷”,发挥着见证这个民族在“共和国怀抱”中沧桑巨变的作用,完成着某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符号书写,是一种官方的媒介记忆。对于独龙族过往的回顾,更多体现为一种“以点带面”的意义,个体性边界变得模糊,以民族国家为准绳的社会性特征得到彰显,“写”的是独龙族的故事,“书”的是56个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最后,对民族新闻的媒介记忆书写进行了一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