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毛细支气管炎临床严重度的影响因素【目的】探讨影响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住院患儿临床严重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包括年龄、性别、产重、发病季节、肥胖情况、病情轻重、病原学、哮喘家族史、湿疹史、过敏原、喂养方式、农村居住环境和住院天数等资料统计学分析,并按病情轻重将毛支炎患儿分为两组进行比较,采用Binary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毛支炎病情的多项因素进行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所有住院的毛支炎患儿,肥胖者占56%;其中轻度肥胖占45.9%,中度肥胖占4.8%,重度肥胖占5.3%。重型毛支炎与年龄、出生体重、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农村居住环境和住院天数的优势比OR值分别为0.840、0.542、15.412、5.305和1.173;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毛支炎患儿多肥胖。小月龄、低产重、先天性心脏病和农村居住环境是发生重型毛支炎的危险因素;住院时间可用于衡量毛支炎的严重度。第二部分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目的】研究毛支炎后发生哮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15例临床随访资料完整的住院毛支炎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包括年龄、性别、出生体重、毛支炎发病季节、肥胖情况、病情轻重、病原学、哮喘家族史、湿疹史、过敏原、住院天数、居住环境有无煤矿污染、养猫狗、母孕期吸烟、喂养方式、1岁内下呼吸道感染(LRTI)次数等,跟踪随访5年;根据5年后是否发生哮喘的结果,采用Binary logistic统计学方法对各个可能因素与哮喘的最终发生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做回归分析。【结果】115例毛支炎患儿5年后发生哮喘39例,占33.9%。哮喘的发生与毛支炎发病季节、病情严重度、哮喘家族史、患儿湿疹、1岁内反复下呼吸道感染(≥3次)密切相关,其OR值分别为0.494、3.825、6.127、3.766和3.144(均p<0.05)。【结论】毛支炎春季发病、重型毛支炎、哮喘家族史、患儿湿疹、1岁内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是毛支炎后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