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详细花沟西井田的钻孔资料及现场调查,对花沟西井田主采煤层沉积环境、沉积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煤层赋存规律进行研究,在研究影响煤层厚度及煤质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地质学理论与现代GIS技术对煤层赋存状态、赋存环境及开采条件进行评价,并建立了花沟西井田区域内的地层三维地质模型。研究表明在井田范围内主要有两个主采煤层10煤层和82煤层。10煤层形成后,受到北西~南东向的分流河道由北向南不断迁移,对煤层的侵蚀改造作用明显。在08-39~22-2孔一线以北区域,除保留小范围的可采块段外,被分流河道侵蚀为不可采区或无煤区,其它地方煤层较厚,平均厚度在2m以上。岩浆岩侵入82煤中间层位,侵入层数为0~6层,使煤层夹矸增多,结构复杂;勘查区内82煤约65%的原生煤层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为天然焦或被岩浆岩所侵蚀,岩浆侵入对煤层影响极严重区域主要分布在21线以北东段和23线以南西段;08-38孔附近是可能的岩浆侵入中心,岩浆侵入的方向为由南西向北东方向;另一个侵入中心位于17线以北区域,侵入方向为由北向南;F1断层可能是岩浆侵入的通道。10煤和82煤的厚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47和0.48,为不稳定煤层。通过对该井田范围内的GIS煤层赋存条件综合评价,以及对该地区地质条件进行三维建模,进一步揭示该地区煤层赋存规律及赋存条件较复杂,该地区煤层赋存状态较复杂,给煤层开采带来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