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观察188Re-抗CEA单抗(C50)在结肠癌生物体内的生物学分布,评估188Re-C50在机体内的导向作用。2、观察188Re-C50对小鼠结肠癌模型的治疗作用,评估不同给药方法对疗效的影响。3、观察9188)Re-C50放射免疫治疗(RIT)对结肠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探讨RIT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1、用直接标记法将188Re标记于抗CEA单抗C50,将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分组后行瘤体内局部注射18.5MBq188Re标记的C50 0.16mg,注药后6h、12h、24、48h及96h分别进行显像,同时按组分批放血处死,测定肿瘤及正常组织的放射性分布。2、将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化疗组、RIT1、RIT2及RIT3五组,用不同方法治疗三周后测量肿瘤体积及重量,分析不同方法对肿瘤生长的影响差异。3、BALB/C小鼠结肠癌模型瘤内注射18.5MBq188Re-C50,六小时后取新鲜肿瘤组织块制备肿瘤单细胞悬液并采用流式细胞仪(FCM)行倍体与S期细胞比例检测;另外,取肿瘤组织固定后行透射电镜观察与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结果1、注射标记抗体12小时后肿瘤区放射性强度及T/NT值均最高,瘤/肠高达39.85±21.36,瘤/肝21.94±12.72,瘤/血16.38±9.69。12小时后T/NT值下降,但至48小时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如48小时瘤/肝12.69±10.921、瘤/血5.23±7.3。2、通过对不同治疗后三周肿瘤体积、重量变化的比较可以看出:RIT各组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其中肿瘤生长受抑制最明显的是RIT3组(瘤内注射0.5 MBq/只),其三周后肿瘤平均体积为1043.54mm3,平均重量为3.2378g,瘤内注射组(RIT3组、KIT2组)’“‘Re-抗CEA单抗放免导向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摘 要与静脉给药组(AITI组人 AIT局注组与化疗组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o功.0引。3、*T治疗后6小时Q6结肠癌细胞在用*染色的FMC直方图上出现典型的凋亡峰,C26细胞凋亡百分比为 16.64o,而对照组则为0%J瘤S期细胞比例为10.41%,对照组则为33二4%。肿瘤GO——GI期细胞比例为68石%,对照组为35.12%,治疗后*期细胞呈现明显的阻滞现象:*UN’E L检测肿瘤细胞出现凋亡改变,凋亡指数(AI)为 26.4%,而对照组则无凋亡改变发生;电镜下癌细胞出现了典型的凋亡绍胞形态学改变。结论:l、本直接标记法具有较高的标记效率,”蚀e( 5 0在生物体内能与肿瘤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很好的导向性。2、’朋Re(50可有效抑制小鼠结肠癌模型的肿瘤生长,效果优于5Fll化疗;瘤内注射给药的疗效优于静脉给药。3、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是’能Re( 5 0抗肿瘤效应的重要作用机制。